张 燕 魏燕荣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2.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近年来,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发病率逐渐攀升,据2016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3至17岁儿童自闭症发生率估计达到了1/45,[1]这个数据可谓触目惊心。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往往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即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社会功能障碍以及刻板的重复兴趣和行为,[2]这使得自闭症儿童不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更难以融入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生活。[3]随着融合教育的逐步推进,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提升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特殊教育的共识,[4]自闭症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主要群体,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问题也不容忽视。而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作为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愿望、意图和信念等心理状态,并依此对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的一种能力,[5]深刻影响着自闭症儿童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协调,拥有心理理论就能够理解和解释人们想要什么、希望什么,并对其行为作出相应的推测。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心理理论的缺损或滞后是导致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障碍与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其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情绪等心理状态的能力,从而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生命质量。
本研究借助共词分析技术,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热点所在,并对其研究热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所采纳的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文献的检索步骤为:采用专业检索的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主题为“自闭症、孤独症、ASD”并且主题为“心理理论、心智理论、心灵理论”的相关文献,检索文献的年限范围为“不限”(检索时间为2018年10月13日),首次检索共得到文献271篇;通过逐一阅读每篇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剔除一些刊物征稿要求、会议论文等非学术性文献后,确定可以纳入本研究的有效文献为248 篇。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崔雷等人开发的Bicomb共词分析软件[6]以及SPSS22.0统计软件。
(一)文献基本情况。
图1 文献年份分布图
从图1文献的年份分布来看,我国从1999年开始有与自闭症心理理论相关的文献,在近20年间,对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盲、聋、智力障碍三类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也逐渐得到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盛行,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研究,提升其社会交往技能,帮助自闭症儿童尽早融入社会也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二)热点分析。
1.关键词词频统计及分析。关键词集中反映一篇文献的核心内容,而某一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最能够反映其研究热点构成。[7]本研究的248篇文献共有984个关键词,为确保关键词语义的一致性,对其进行规范处理,合并含义相同的关键词,譬如将“孤独症”“ASD”“阿斯伯格综合征”等统一为“自闭症”,将“心灵理论”和“心智理论”统一为“心理理论”等,将出现频次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可以得到33个高频关键词,占所有关键词的47.87%,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33个高频关键词序列表
由于“自闭症”与“心理理论”是本文用于检索文献的检索词,因此出现的频次较高。通过所有高频关键词进行归纳可以发现,自闭症心理理论相关研究涵盖的内容范围非常广。但是,仅仅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只能看出哪些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并不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所在,这就需要利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技术来挖掘各个关键词之间的深层关系。
2.高频关键词聚类及分析。
表2 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将Bicomb软件生成的33个高频关键词的词篇矩阵导入SPSS22.0,进行系统逐次聚类分析,将距离较近的关键词聚类起来,形成概念相对独立的类群,[8]可以得到各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图。为避免通过软件聚类的结果机械性较强,研究者在深入阅读248篇文献的基础之上,保证关键词总数不变,根据文献内容对软件聚类的结果进行小幅度调整,将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结合起来,得到我国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的四大类别,如表2所示。将种类一命名为“自闭症心理理论缺损的产生机制研究”、种类二命名为“自闭症心理理论各成分的研究”、种类三命名为“自闭症心理理论对其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种类四命名为“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征及干预研究”,即可得到我国自闭症心理理论的四大热点研究领域。
(1)自闭症心理理论缺损的产生机制研究。自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兴起之后,对其缺损的产生机制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脚步。谈到心理理论的产生机制,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儿童心理理论是领域特殊性还是领域一般性的?持有领域特殊性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心理理论领域的发展是独立于其他领域的,其代表观点即心理理论缺损假说,该假说认为自闭症不能表征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也不能根据这些状态来认识和预测他人的行为。[9]持有领域一般性观点的研究者则认为某种心理状态的发展并不超前于其他心理状态的发展,各种心理状态之间都存在相关,代表性的观点即执行功能障碍观以及弱的中心信息整合观。执行功能障碍观认为自闭症儿童不能完成心理理论任务是因为他们不能进行规则推理和使用;中心信息整合观则认为,弱的中心信息整合使自闭症儿童难以将分散、复杂的社会互动信息整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所以才会导致心理理论的缺损。[10]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心理理论既是领域特殊性又是领域一般性的,对此还需要后续研究者们的不断探索才能够下定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脑磁图(MEG)等神经科学技术来探讨自闭症心理理论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儿童在完成心理理论任务时,腹内侧额叶、颞上沟回、杏仁核等区域会被激活,[9]研究者们同时也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区域不同程度的损伤才使得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有所缺损或滞后。张静、陈巍等人介绍了关于自闭症心理理论缺损的一种新的假设,即自闭症镜像神经元功能障碍理论,镜像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元系统,在意图的理解、动作的模仿、情感的体验等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有一系列的实验表明自闭症儿童在完成模仿任务和意图推测任务过程中镜像神经元激活较弱,基于心理理论功能脑区与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分布的重合性,有学者猜测: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障碍是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缺损的主要根源。[11]随着脑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逐渐将对自闭症心理理论的探索建立在科学经验的基础之上,这也使得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理解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2)自闭症心理理论各成分研究。目前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念、愿望、情绪三大领域,其中,对信念理解的研究最多,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这可能是由于心理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对错误信念的研究,错误信念也被认为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正确理解错误信念表明儿童能够认识到个体所作出的行为是受个体的某种心理状态所引导的,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所获得的视觉信息对其行为作出判断。黄秋平通过改编已有的信念理解任务,设计了包含六个任务的成套测验比较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发现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虽然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发展,但是自闭症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在各个任务上的表现以及总体水平方面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12]邵智等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与此一致的结论。除此之外,有研究者发现已有的信念理解任务对语言的要求较高,而50%的自闭症儿童并不具备沟通性语言,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其语言能力也不如正常儿童。基于此,周楠和方晓义在原有错误信念的基础之上,对信念理解任务进行了完全“非语言”改进,研究发现,包括低语言能力个体在内的所有自闭症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显著低于智力落后儿童。[13]综上所述,关于自闭症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目前的研究结果相对一致,普遍认为自闭症儿童的信念理解能力滞后于正常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
关于自闭症儿童对愿望的理解,张倩倩等学者通过平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语言能力,对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愿望理解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自闭症儿童在三个愿望理解任务上的表现均显著低于与其生理年龄相当的正常儿童。[14]但是,在邵智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对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愿望理解能力进行对比,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区分愿望任务上的成绩较好,与正常儿童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15]由此可见,目前对于自闭症是否具备完整的愿望理解能力还没有达成一致,这可能与各个研究者所选择的被试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所选取的测验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
学会理解别人的情绪对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了解自闭症儿童情绪理解的水平与特点是教会他们理解情绪的前提。张晓燕采用情绪理解测验,了解自闭症儿童对高兴、伤心、生气、害怕四种情绪的理解,发现自闭症儿童整体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呈明显落后状况,其发展水平低于正常5岁幼儿,同时也低于言语智龄相当的智障儿童;除此之外,相对于消极情绪,自闭症儿童更容易理解积极情绪。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自闭症儿童能够较为容易地识别“高兴”和“伤心”的图片,但在识别“惊讶”与“尴尬”时则存在困难,[16][17]这可能是由于“高兴”与“伤心”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基本情绪,但是“惊讶”和“尴尬”等情绪较为复杂,需要个体经过一定的认知加工才能够识别,[18]而自闭症儿童本身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存在一定的困难。除对自闭症儿童对信念、愿望、情绪的理解研究之外,对类似于视知觉、注意、假装、思维等其他心理状态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这些心理状态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生活,因此,这也应该成为研究者们今后应该关注的研究方向,以便全面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3)自闭症心理理论对其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具备了愉快的亲密交谈、共情、联合注意、假装等能力,提高了洞察他人意识的敏感性,从而促进了其社会交往的顺利发展。[19]刘艳丽和陆桂芝等人提出心理理论是个体共情产生的前提条件,而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缺损导致他们在情感反应方面存在缺陷,在理解他人情绪时出现障碍,不能产生类似正常个体的共情,存在共情缺损,[20]这种情感体验方面的缺陷使得自闭症儿童不能够很好地与人交往,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孟景、沈林提出自闭症个体倾向于在任务复杂或内隐的实验条件下共情受损,而在任务简单或外显的条件下则倾向于共情完整,并阐释了极端男性脑理论、共情失衡假设、社会脑理论等神经机制对自闭症儿童共情能力的作用机制,[21]这便启示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其身心特点的基础之上依据小步子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对其共情能力进行干预。联合注意普遍被认为反映了一种内隐的、更加基础的心理理论,因为儿童通过注意其他人所注意和感兴趣的对象能够对对方的心理状态有基本的理解,[22]而自闭症儿童在联合注意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尤其是在具有重要社交意义的主动性联合注意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学者试图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进行训练以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譬如,李静、王丹洋等人以“心理剧”的方式对一名6岁的自闭症男孩进行为期3 个月的训练发现,其在目光接触、听从指令、集中注意力、模仿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有了明显进步。[23]但是衡书鹏通过对6名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进行训练,并考察训练前后其心理理论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的6名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均有所提升,但是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却无显著提升。据此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心理理论能与社会交往能力之间的直接关系较少,也有可能是因为心理理论作为一种抽象的心理现象,通过为期2 个月的训练还不易使其取得明显提升。[24]由此可见,要想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不能仅仅着眼于提升其通过心理理论测验的能力,而要具体到情绪、注意、信念等心理理论的下位概念,切切实实通过提升自闭症儿童在这些心理状态方面的表现从而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社会交往经验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因此,丰富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经验也不失为一条提升其心理理论能力的途径。
(4)自闭症心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及干预研究。通过和正常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等在相同的任务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各项心理理论测试任务成绩明显落后,低功能自闭症个体可能终生都无法获得心理理论能力;高功能自闭症个体的心理理论发展缓慢并出现延迟,当达到一定智龄时,会获得某些心理理论能力。[3]但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发展与正常儿童一样都遵循着一定的发展序列。基于以上特征发现,研究者们展开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两种方法是“假装游戏”以及“思想泡”教学。肖晓和杨娜对20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假装游戏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假装游戏训练能够帮助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25]张鑫红、朱俊丽等人通过采用自发性假装游戏和指导性假装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对1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进行为期12周的假装游戏训练,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假装游戏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另一种常用的对自闭症心理理论进行干预的策略即“思想泡教学”,“思想泡”类似于动画片中在故事人物的头顶上放置一个泡泡,泡泡里面就是故事人物正在想的某件物品的图画,以此来表示人物所思所想的内容。[26]张敏、徐胜等人使用“思想泡”策略对3名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进行教学干预。结果表明3名被试经过“思想泡”教学的干预之后,在基本情绪辨识、基本信念、第一顺位错误信念三个领域的能力都有提高。[27]刘予博对3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为期2个月的“思想泡”教学训练,结果也表明自闭症儿童对他人的想法解读能力有所提高,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28]除此之外,对自闭症的心理理论进行干预的方法还有应用行为分析法、电脑辅助教学、箱庭疗法、心理剧等。
(一)探索本土化的研究方法,形成本土化的研究范式。回顾现有关于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较为依赖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心理理论测验方面,所采用的的各种测验方法均改编自国外,而且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事实的描述远远多于且优于对心理理论发展的解释,有一部分研究只是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引进,缺乏更加深入的本土化探索。而心理理论的跨文化研究则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其心理理论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也会被打上他所处的社会中所特有的文化烙印,单纯地将国外心理理论的测验或研究方法移植到国内自闭症儿童的身上,可能会导致我们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认识出现偏差。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对国外经验的简单复制,而要不断增强其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我们特有的文化背景之下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可以通过改编的方式增强研究方法的适应性,比如对测验任务的语言进行改编,使其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譬如将国外经典任务中的英文名改为中文名,更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理解与代入,还可以依据我国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顺序对各种心理理论测验任务的顺序进行调整。其次,更重要的是要尝试探索一些新的测验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形成本土化的研究范式,比如国外有学者经过研究探索出了“心理理论故事书”“解读眼测试”“解读声音测试”等多种对心理理论能力进行测验的方法,但是在国内却缺乏这样的创新。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可以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根据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特点,形成本土化的测验方法和研究方法,以期取得更加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二)加强干预效果的类化研究,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尽管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出现一些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对干预的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进行了探究,而没有涉及到干预的类化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心理理论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心理状态,对其的类化研究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只是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干预的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进行探究,而忽视了对其干预效果的类化研究,我们就很难保证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效果。也有研究者指出尽管现有的干预研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有所改善,但是自闭症儿童在新的心理理论任务中表现出迁移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几乎不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只是习得了一种习惯性的经验以及通过心理理论测验的技巧,但其实他们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些论断都需要通过加强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干预的类化研究进行验证。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进行干预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提升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因此,干预研究不应该止步于“维持效果”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要使干预的效果蔓延到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切切实实地增强他们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协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有学者提出,通过分析自然情境下的自发性语言、对话来测试自闭症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有其重要优势[29]。这便启示我们在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测验的时候可以将自然情境下的测验与标准化的心理理论测验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自然情境中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干预,在干预结束之后创设恰当的日常生活情境,考察干预的类化效果。
(三)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心理理论研究的纯粹性。心理理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下位概念,对心理理论的研究很容易掺杂着其他心理现象的影响。比如在现有的心理理论测验的各个经典任务中,可能会涉及到被试的语言能力、记忆力、执行功能、中心信息整合能力等其他能力,这些能力作为无关变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影响到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中,只有较少的研究者会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平衡,而对于其他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则鲜有控制,这种欠缺规范性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真实的心理理论能力的判断,甚至会误导人们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认识。因此,要想获得纯粹、准确、可靠的心理理论研究结果,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心理理论研究的纯粹性,呈现自闭症儿童最真实的心理理论能力。首先,对于一些物理刺激因素,比如噪音、光线等可以采用消除法加以控制,尽量选取不受这些负面物理因素影响的实验环境以规避问题;其次,对于一些不能消除的无关变量,比如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语言能力等可以通过平衡法来加以控制,即在设置实验组与控制组时,就将两组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语言能力等进行匹配,使其尽可能少受或者不受这些无关变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性质选用恰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以保证心理理论研究的纯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