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翻译视角下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

2019-04-09 02:58王海燕刘迎春
关键词:英译本典籍模态

王海燕,刘 欣,刘迎春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一、引言

中国科技典籍记载着中国悠久的科技文明,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已大多译成英文,我们需要将典籍英译的范围扩大到中国古典法律、医学、经济、军事、天文、地理等领域。[1]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成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典籍译介研究理应成为我国典籍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2]近年来,随着“大中华文库”等大型文化翻译出版工程的启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译界重视,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然而长期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输入多、输出少的“文化赤字”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据统计,1900年到2010年110年间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近10万种,而西方引入中国书籍还不到500种。近年来中国一年内引进美国图书150种左右,而美国输入中国文学作品不到10种。[3]中国学者系统地向西方译介中国典籍起步相对较晚,距今仅有100多年。[1]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则起步更晚。因此,译界同仁应该承担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的历史责任,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近20年来有169篇论文选取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进行研究。学者们多从生态翻译学、翻译目的论、认知语言学、翻译美学、哲学阐释学等理论视角探讨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问题。其中最多是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共20篇论文。例如,吴纯瑜、王银泉、张斌[4][5]等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黄帝内经》等科技典籍的翻译策略,以期改进科技典籍的翻译质量;其次是翻译目的论理论视角,共12篇论文。王娜[6]、王继慧[7]等借助翻译目的论,从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探讨科技典籍的翻译技巧。还有专家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翻译美学等理论视角研究了中国科技典籍翻译。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任重而道远。该领域的典籍翻译研究视角还不够丰富,尤其缺乏指向翻译和传播效果的研究,特别是鲜有学者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中国科技典籍翻译进行研究。

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不是简单的翻译行为,而是一个以翻译为起点、以有效对外传播为目标的译介过程,译即翻译,介即对外传播。亚马逊等相关网站的查询显示,中国科技典籍的大多数英译作品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普遍遇冷,没有达到预期的对外传播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开拓研究视野,从跨学科的理论视角开展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鉴于许多中国科技典籍本身的意义建构具有多模态话语属性,本文将探讨多模态翻译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

二、国内多模态翻译研究述评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8]多模态话语分析接受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是社会符号的意义潜势的观点,认为非语言符号也是意义的源泉;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语言模态,还要关注声音、图像、动作、表情等多种非语言模态。[9]自20世纪90年代起,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兴起,而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始于李战子2003发表的《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一文。在以后的十余年中,朱永生[9]、胡壮麟[10]、张德禄[11]等专家学者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并迅速将其运用于外语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

雅各布逊很早就指出,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12]广义的翻译指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包括语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符号之间,以及符号与符号之间。翻译中存在着大量的模态转化,译者不仅需要关注文字信息,还需要关注其他模态符号所呈现的意义。[13]在多模态文本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文本中的多种模态信息进行翻译、传递,即除了需要对语言文字模态进行翻译,还应该关注图片、声音、颜色等其他模态的翻译、转化,以完成整体意义的阐释和建构。“符际翻译采用非文字符号来阐释文字符号,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字为中心的翻译活动,将原文本衍生出来的各种媒介形态都纳入翻译研究范畴,强调多模态的互动,增强了知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14]

综观当前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影视字幕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模式研究。根据许勉君的研究,多模态翻译主要集中在影视翻译上,62篇文章中论述影视翻译的有25篇,占比40.3%,而且这些文章的研究视角较单一,绝大多数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等四个层面讨论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除了作品和译例不同,观点大同小异,分析零散,不成体系,缺乏深度和理论贡献。[15]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充分认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于典籍翻译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大量的科技典籍都包含语言、图片等多种符号。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具有强大的阐释力,能够用来指导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翻译中国科技典籍,译者应该首先研究原文具有的多模态文本特点,以便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讨中国科技典籍如何变单一文字模态的文字转换为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转换,以弥补传统的、单一模态翻译与对外传播的不足。

中国科技典籍种类繁多,包括农学、军事、医学、造船与航海、地学、数学、化学等若干个大类。限于篇幅,笔者选取其中的农学、军事及医学三个子类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讨论如何从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两个方面入手,开展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以期拓宽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研究视野,提高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国际传播的效果。

三、中国科技典籍多模态翻译与国际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际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多模态文本”,即由图、文、音、色等多种表意符号系统构建的意义连贯的文本。[16]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将图片、颜色、音频、视频等非文字符号与文字符号融合,对中国科技典籍进行多模态的翻译和对外传播,能够更加有效地建构目的语语篇的整体意义,促进目标受众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充分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深刻的文化内涵。

1.视觉模态的有效呈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纸质书籍的装帧设计变得日益精美。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应该注重内容、形式两个方面的视觉模态的设计,以增强对外传播的效果。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语言文字符号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广义上的翻译转换,关注书籍中的图片、色彩、字体等其他因素的多模态设计。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若想达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在翻译与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各个模态的相互配合。呈现书籍的具体内容时应该文字、插图、颜色等多种模态并用,让比较枯燥的内容焕发新的活力,提高目标受众的阅读兴趣,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同时,书籍的封面也应该做到绚丽多彩、夺人眼球、主次分明。

(1)译本内容视觉模态的有效呈现

一部优秀的译作首先要做到传统意义上语言翻译的“传神达意”,还应该恰到好处地运用插图、富于变化的字体以及符合目标读者审美的色彩。翻译中国科技典籍时,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转换显然是不充分的,还要针对原著的多模态文本特点,通过添加适合的图片、变化文中的字体、增加一定的色彩等手段,来提高译本内容的视觉呈现水平。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科技著作,记载和总结了中国古代在农业、工业和手工业三大领域内30个部门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成就。[17]原著中众多中国古代生产工艺,可能对于西方读者比较陌生,他们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水利、养蚕、纺织、制盐等生产工艺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篇章描述了古代灌溉用“筒车”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大中华文库《天工开物》的译者首先对筒车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文字上的翻译(如图1所示),同时保留了原著中筒车的配图(如图2所示),并在图片下方配有英文译文。译者采用了原著中的多模态意义建构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比较抽象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大大提高中国科技典籍的可读性,有利于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内涵。

图1 《天工开物》英译本中“筒车”的使用介绍

图2 《天工开物》英译本中“筒车”的配图与翻译

事实上,翻译具有多模态话语特征的中国古代农业、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译者还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利用更多的模态来更加有效地呈现原文的内容,提高其翻译与国际传播效果。例如,在《天工开物》英译本中,如果译者在介绍“筒车”的篇幅中将“waterwheel”这个单词的字体加粗或者变换字体,可能会更加突出重点,更加有利于海外目标读者的阅读理解。另外,如果译者能够为中国古代农业、工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配制英文的Flash动画或GIF动图,更加生动、形象地进行解释,对于海外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内容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译本内容的多模态视觉呈现方面,还应该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译本中如果添加了彩色图片,则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西方在颜色方面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热烈、庄严、喜庆等情感,可以象征吉祥、成功、喜庆、相思、爱情等人际意义。而英语中的“red”一词却蕴涵着暴力、血腥、危险,体现着不同的人际意义。[18]为避免无法传达图片的准确含义或造成歧义,必要时需要将图片颜色进行变换,转化为符合西方读者审美情趣的、可以接受的颜色。进行文字翻译,同时辅以视觉模态来呈现原著的内容,能够使目的语文本语篇意义建构更加完整,译文更加通俗易懂,可读性会更强,有利于增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翻译和对外传播效果。

(2)译本封面视觉模态的有效呈现

封面设计在有效对外传播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封面设计不仅有助于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还能够对作品的主题进行高度的凝练和概括。一本期刊封面对于印刷媒体的市场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传媒和媒体心理学领域一直都非常重视的语类,但在语言学界并没有得到重视。[19]同样道理,图书的封面设计对于图书的推广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中国科技典籍在英语世界推广效果不太理想,一是因为西方读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不熟悉,并未对中国科技典籍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译本的封面设计也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精美的译本封面是海外读者接触中国科技典籍的“敲门砖”,如果封面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读者就很可能会产生阅读兴趣,进而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典籍的具体内容。封面是一个包含文字、图像、印刷版式、布局和色彩的多模态意义整合体。[20]译者应该与出版者齐心协力,共同谋划译本的多模态封面翻译与设计。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封面的视觉模态设计,应该考虑集文字、颜色、图片等多种因素于一体,打造一个含义深刻、主题鲜明、布局出彩、排版精美的译本封面。设计封面时,首先要运用文字传达原著书名、原作者姓名、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等重要的信息。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图片、颜色等其他模态的作用,以丰富封面设计的内涵。应该将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易于目标读者接受的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图片融入到译本封面设计中;还应该将明亮的颜色用于封面设计,以吸引目标读者的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出版机构图书封面设计的成功经验应该充分吸收、借鉴,让中国科技典籍的英译本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审美取向。

《孙子兵法》是我国众多科技典籍海外传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著作之一。[21]该书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国外图书市场上存在众多版本,是世界上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亚马逊官网上最畅销的《孙子兵法》格里菲思和翟林奈的英译本,其封面设计对于中国军事典籍有效的国际传播应该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个英译本的封面(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呈现了原作者孙子以及作品名称《孙子兵法》,传达了原著的基本信息。其次,利用图片、布局、色彩等多种模态丰富封面内容,让广大目标读者产生进一步阅读著作内容的兴趣。兵马俑在西方一直备受推崇,象征着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选用兵马俑作为封面能够唤起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因此两个英译本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中国古代的士兵形象作为封面的背景图片。同时,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西方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图3、图4都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孙子这一优势,选取了较为明亮的颜色突显孙子的名字,并且将其放置在封面的突出位置,成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图3 格里菲思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封面

图4 翟林奈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封面

相比之下,国内出版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本《孙子兵法》的封面设计(如图5所示)与上述两个国外版本的封面设计相比,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亚马逊网站上的检索显示,该版本的《孙子兵法》英译本的购买、评论人数都比较少。该版本一直未受到西方读者青睐,应该与其比较枯燥乏味、没有创意的封面设计不无关系。该版本采用了“大中华文库”全套丛书统一的背景图片,色彩较为单一,字体变化较少,封面设计缺乏吸引力。

图5 林戊荪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封面

因此,翻译与对外传播中国科技典籍应该实现封面设计的多模态化,对目标读者形成视觉冲击,激发目标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效果。

2.听觉模态的有效呈现

除了通过理想的视觉模态呈现吸引目标读者,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的听觉模态有效设计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图书电子读本的出现和新型阅读方式的兴起,为图书听觉模态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性。鉴于西方普通大众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了解不足的这一现实,我们认为运用音频、视频等听觉模态进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应该是切实有效的。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笔记本、Kindle等电子阅览器相继出现,并得到迅速普及。众多新型电子图书产品的出现引发了当今阅读方式的变革。普通大众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乐于阅读电子书,而非传统的纸质读本。这一阅读方式的转变为中国科技典籍的多模态翻译和对外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将中国科技典籍的英译本转换成音像读本,将声音模态运用于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之中,让读者直接通过听觉途径非常便捷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这样既丰富了目标读者的阅读方式,又大大提高了英译本的趣味性。在当今这个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流行的时代,音频、视频等听觉模态的使用对于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听觉模态的电子阅读方式恰好能够让广大目标读者以比较便捷的、喜闻乐见的方式领悟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深刻内涵。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除了传统的文字翻译和视觉模态呈现,以直观、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等听觉模态呈现原著的内容,科技典籍的可读性可以大大提高。

中国科技典籍《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文明的巅峰之作,其翻译与对外传播可以向海外普通大众读者充分展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目前国外图书市场上《黄帝内经》几个译本销量均不理想,并未得到广大西方读者的普遍接受。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原著专业性较强,书中涉及到大量目标读者不太熟悉的中医专业知识,无法激发西方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了更好地对外传播此类专业性较强的中国科技典籍,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给译本中配上音频、视频讲解,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生动地解释原著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黄帝内经》中有关于针灸的介绍,但由于绝大多数西方大众读者不太了解中国的针灸治疗方法,甚至还容易对针灸产生一些误解。因此,进行文字转换的同时,如果配以针灸治疗的小视频,让广大西方读者以生动、直观、高效的方式了解中国特有的针灸治疗法,相信一定能够唤起目标读者对中医文化的兴趣,极大地改善中国传统医学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效果,推动中国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中也曾指出,“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通融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22]习总书记关于加强新闻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论述,对于我们有效开展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翻译与对外传播,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根据目标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目标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录制成生动有趣的“中国科技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听得懂并且喜欢听,进而让他们进行中国文化的本土化传播,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走出去”,而且能够“走进去”,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国际传播效果,也应该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四、结语

在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中,如果将传统的单模态的文字转换扩展为融合文字、图片、图像、声音、颜色、字体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翻译与对外传播,那么中国科技典籍的国际传播效果一定会有所改进。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呈现的视角对中国科技典籍的翻译与对外传播进行了新的探讨。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国内专家学者开展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以及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英译本典籍模态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时代呼唤,使命担当——史诗《格萨尔》科恩曼英译本的语境阐释与翻译倾向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