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芳丽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引导,还要提升学生在各个学科的综合素养。而针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并不知道科目学习的目的和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科目学习的作用和在学习中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教师所开发的校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个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学习的科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目性和学习方法的不正确。为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条件。
【关键词】多元化探索;校本实践研究;新课改;班会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49-02
班会课是学校对学生教育形式的一种,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更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班会在学校的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班会课方面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只有教师重视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在生物的主题班会上,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摆脱学生对于主题班会的厌恶感,甚至是在主题班会上进行其他的活动。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多元化的班会课程的探索以及校本实践的研究呢?下面就是笔者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如何打造多元化的班会课
生物主题班会并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导,也不是对学生的批评或表扬,而是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在思想上进行态度的转变。学生在思想上的转变才是班会的主要目的。因此,想要打造多元化的班会课,首先教师应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然后提升自己的自身能力,选择多样化的班会形式,为打造多元化的主题班会提供更多帮助。
1.班會形式上的创新。
提起班会课人们经常想起的就是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对作为上的学生苦口婆心的教导,教师在课上说的口干舌燥,然而学生却并没有听进去教师所说的话,到头来,班会课上教师所说的话对于学生来讲根本没有作用。出现这样的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班会课的形式上过于说教。毕竟学生每天课上听教师的讲解时间很长,这样的形式学生很容易厌倦,因此,教师想要打造多元化的班会课就应该首先在班会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在班会课上能够听进去,能够真正在思想上得到进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班会课的作用。
比如:在班会上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让学生参与到班会课中,学生可以在班会课上对自己过去的时间内在生物的学习上的学习心得以及在学习中遇见过什么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感觉自己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打算如何做。这样的形式下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班会中,不至于学生在班会课上都是听教师的说教。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做出深刻的总结,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寻找解决的方法。另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或者针对某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的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在创新的形式下,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班会中,让班会课真正体现出价值。
2.通过实践活动打造生物主题班会。
传统的班会形式下学生已经开始产生“免疫系统”,如果继续通过传统的班会形式学生并不能真正在思想上取得进步。那么教师在班会课上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认识学习生物的意义。这样的形式下不仅能让学生对自己得到总结,还能让学生在班会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为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生物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
比如:在生物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植物、动物、日常生活、生态环境、能源状况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真正地在实践中感受生物这门学科。例如,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就是吃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从中体会生物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让学生感受即使是达到如此地位的科学家依然在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量。在这样的榜样下,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决心。还可以通过生物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这样的班会形式下相比于教师的说教形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的兴趣也更强烈。
二、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校本实践的研究
1.在班会上建立讨论小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对于校本在教学中的使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校本中所编写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对校本中所涉及到知识点应该大致的有所了解。针对校本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与学生的探究。在进行讨论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校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
比如:学生在班会上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认为,在上课之前学生们通过课前的预习将校本教材中比较基础的知识进行填写,以便检测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情况。在校本教材中的学习目标以及课堂的重难点都是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教师讲解完后,学生开始利用校本中的练习题进行当堂的测评,检测上课听讲的情况。然后针对上课没有听懂的或者理解错误的知识,通过在校本教材中的错题本部分进行记录,这样在考试之前的复习阶段就能够每个同学形成一本自己的复习资料。这样既能够充分的利用校本教材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
2.学生参与校本资料的收集。
在校本教材推广过程中,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因为在校本教材制定的过程中一些内容并不符合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因此,在校本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资料的收集。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易错的题目及时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将这些题目作为校本中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差不多的,而教师从自身的角度所收集的资料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让学生看清了自己的不足。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更是学生课堂环境的创造者,学生课堂状态的好坏跟教师对学生的思想上的引导密切相连。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班会课,将班会课上的有意义,上的有价值,真正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建立起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国柱.新课改背景下班会课多元化探究和校本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7(32).
[2]李志涛.生物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的困惑与探讨[J]时代教育,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