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2019-04-08 09:11郑立东
文理导航 2019年9期
关键词:科学小学教学策略

郑立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创新,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究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不仅要在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兴趣学习这门课程,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教学方法,以期望对同行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兴趣型课程,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可以接触到不同于其他教学科的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为重要,为此,教师也应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从“必须学”到“我要学”进行转变,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授课效率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对语文、数学之类的主要科目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科学虽然不是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的最主要课程,但仍然作为为学生普及知识的重要课程内容进行讲授,为此,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完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内容,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以更高效、更有质量的授课方式进行讲解,教师如果不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则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将这些内容以高效的方式讲解完。为此,教师应教给学生相应的预习技巧,并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有效提升授课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不必强求他们将课本内容一字一句地阅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是否有与课本内容相符的内容,在新课开始前,让学生对自己日常观察的事物进行分享。这是预习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避免了学生的课余压力,不会使他们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对学科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小学科学课本中还有一些与文字相对应的图片,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图画内容来了解本节课将要讲授什么知识,让学生通过猜测的方式进行预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课余时间对课本内容进行快速浏览。

二、创设生活情境,寻找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中一点就体现在它与现实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这也在另一方面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虽然是针对小学生而编写的教材内容,但其中的一些知识不免会涉及相对复杂的原理,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时也会发现,学生虽然对新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如果长时间遇到困难,也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想出合理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其中结合生活实际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在冬天遇到过的这些情景,例如,学生所看到的窗户上凝结的水珠和雾气、早上的露珠等,针对这些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思考这些情境的由来和原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第一时间通过翻阅书籍来寻求答案,这时学生就不自觉地学到了课本知识,并且,经由自己的阅读得到答案也会让他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从而对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感兴趣,这也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能力。

三、利用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利用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是设置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为学生进行知识普及的过程中,教师会用到各种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更多的是要站在引导者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指导。因此,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无论是在预习还是学生个人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都不能让学生盲目地寻找答案,而是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容可以获取,真正从中学到知识,并且收获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以提问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新的生命”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象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并用生动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学生逐渐联想出生物成长的大致过程后,再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以问题引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导入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穿插使用这种教学此方式,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由于小学科学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不乏有一些需要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一些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的讲授时,往往会将实验步骤省略,或直接由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课堂纪律,但无法体现这些内容设置的意义。学生如果没有进行实际操作,也会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和体验,对于整体的授课效果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应重新进行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和学习能力。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活动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课堂纪律很难把控,这时教师就应当设定相应的规章纪律,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例如,在学习“工具和机械”这部分内容时,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杠杆原理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教师可以所用的工具带到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这些内容进行探究。一些学校可能没有条件准备充足的工具,为此,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堂进行过程中,依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其进行手工制作。例如,在学习杠杠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纸、笔等简单事物模拟杠杆原理中的相关内容。当然实验操作课程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重复和演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于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遇到一些需要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问题时,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耐心解决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將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科学课程中学到的一些事物不仅能够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还能真正应用在实际中,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信服感。

结语

通过小学科学教学所培养出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或品格,而是将能够应用和涉及的相关能力进行重点关注。教师在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时也不应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在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对已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真正达到培养自己学科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一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1):20-21

[2]崔红霞.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2):165

[3]林云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态度养成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2):119-120

[4]褚夫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35-36

猜你喜欢
科学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