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教育大数据建设亟待应用“落地”,“以人为本”,提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数据服务。笔者在运用云痕教学检测平台1年时间内,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理论,对执教班级42名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力的分项诊断,初步形成量化结果,得到了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关键词】大数据;儿童语文学习力;云痕教学检测平台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其价值在于数字背后的信息资产和科学力量。大数据建设,已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关注。教育大数据如何应用“落地”,不再停留于“数字”,而是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本土化”,提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数据服务,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自2017年9月开始,笔者所在的学校全面启用云痕大数据教学检测系统,对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进行课堂练习的数据采集、学情评价、学科分析,并自动归档、共享互通。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同时也是数据采集对象的家长,以双重身份体验并思考着大数据给教与学带来的改变。
一、云痕大数据教学检测平台概述
1.概况
云痕大数据教学检测平台,是结合高速扫描仪和图像识别处理技术,获取教育教学数据,开展以统计分析为主的应用系统。
2.特点
云痕大数据教学检测平台操作简单、数据多维、归档自动。
(1)操作简单,即学即用。拟定练习时,只需比传统练习纸新增一个登分框,粘贴在相应练习题旁;批阅练习时,采用客观题自动阅+主观题手动阅的方式,无需手动结分,只需将练习纸放入扫描仪,平均每分钟扫描40份练习纸,实时形成练习纸的扫描图像,同时,数据被采集至以学校为单位的云端,敏捷高效、安全可信。
(2)处理多维,分析多元。一次练习,实时处理与集成6张常用教学报表,包括结分、比较、三率统计、343分析、答题分析、试卷质量分析。自动统计、分析和预测各学生、各学科、各班历次练习成绩的变化趋势。
(3)自动归档,解释可视。学生答题数据自动以图像和数值双重归档,永久保存。数据解释,具有一定可视化技术。教师可在手机上安装“云痕教师”APP,权限不同,所查阅的学情范围不同。家长可以微信关注“云痕大数据”,实时查看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
二、基于云痕大数据的儿童语文学习力分项诊断分析
1.儿童语文学习力的概念界定
学习力的本质是竞争力,是衡量核心素养的有效标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创新的根本源泉。学习力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变发展,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结合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我们认为,儿童语文学习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以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运用、创新语文知识的能力体现。
2.分项诊断的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提出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定义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类别,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认知技能表(见表1)。
如表1所示,记忆——要求学生识记、回忆或识别信息、定义、原理、规则、方法等,这是最浅层次的认知技能。理解——要求学生在与以前教学情境不同的情况下,把握实质性的知识,这已渗透了对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智力要求和对适应能力、定向能力的要求。应用——把原理和通则应用于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它标志着学生智力上的独立性。分析——认识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较高水平的认知技能,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综合——将各种要素和局部构成一个整体,有赖于发散思维,表现学生的创造力。评价——应用准则和规则,估量各种事物的准确性、有效性、经济型和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是认知目标中最复杂的行为。
3.数据统计与分析
以往对于认知目标的达成度,通常呈现为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较难实现客观、量化。得益于教育大数据建设的日益深入和普及,笔者尝试以自身所执教的J校二年级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7~2018学年度为研究时段,在汇总、整理云痕教学检测平台自动生成的194份“逐题分析报表”的基础上,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梳理每一道练习所指向的认知技能,进行自定义统计与分析,初步实现分项诊断数据化。
小学阶段,语文练习通常包含三部分题型: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表达。这三部分题型,因年段不同,在练习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同。低年段,三部分题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0%、20%、10%;中年段,逐步过渡至50%、20%、30%;高年段则为35%、25%和40%。这表明,低年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中年段考察分析、综合能力居多。高年段考察向综合、评价这些复杂行为迈进。
以二年级语文为例,我们尝试将教育目标和语文练习进行题型搭配。看拼音写词语、为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默写音序、把成语补充完整、按课文内容填空等,考察内容一般指向“记忆”层面;辨析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选词填空等题型,考察内容一般指向“理解”层面;用带点词造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根据语言环境填写合适的量词、动词、形容词等题型,考察内容一般指向“应用”层面;划去不同类的词语、把错乱的句子排列成段,这需要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属于“分析”层面;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看图写话、口语交际等,考察内容指向学生的“评价”能力。
笔者将194份“逐题分析报表”按照6大认知目标进行分类统計,得出如下分项诊断结果(见表2)。
从图2可见,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高于其他认知技能,这与二年级学生大量识字、写字、辨析字理一脉相承。他们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但在运用时,仍会力不从心,或者粗心大意。二年级学生的综合与评价能力较弱,尤其缺乏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云痕大数据,我们不仅可以自定义统计某个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分项诊断结果,也可以指定统计某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分项水平,方法一致,适于推广。
【参考文献】
[1]娄晓敏.我国教育大数据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架构初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7(08):128-131
[2]江萍萍,李姝.论课堂教学文化重构中学习力的生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5):38-42
[3]安德森LW,罗星凯,蒋小平,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李建新.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楚雄师专学报,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