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执法中超鲁能泰山主场对河南建业一战的主裁判傅明,一夜之间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在比赛中明显有失公平的几次判罚,造成了影响比赛结局的严重后果,鲁能一场几乎到手的胜利变成平局。赛后,山东球迷对傅明口诛笔伐,鲁能俱乐部也联合山东省足协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诉。
如果事情只是发展到这一步,尽管傅明错判反判的性质和后果在近几年引发争议的裁判事件里属于重量级的,但仍然处于足球自身的范畴之内,其后的进展则会纳入曾发生过无数次的类似风波处理的惯例:中国足协对当事裁判进行象征性内部停赛,待风声过去,再恢复他的执法资格。而俱乐部提出的申诉和一度怒不可遏的舆论,也会很快平息下去。
然而,这一次不太一样。就在中国足协对俱乐部的申诉和舆论的强烈反响保持沉默,试图像以往那样用时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际,事态的热度在似乎要下降的那个节点突然转向,以“不走寻常路”的态势重新燃起高潮。球迷“人肉”出了傅明太太是中国足协中层主管、傅明当年就曾因偏袒建业受过足协内部处罚等旧事,特别是傅明早先硕士论文造假率比翟天临还要高的爆炸性新闻,使傅明连续多日登上热搜排行榜,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且,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也就傅明硕士论文抄袭一事表态,在严厉谴责的同时要求追查到底。据说连法新社等境外媒体亦给予专注,国际足联、亚足联裁判专家则站出来,从专业角度指出,傅明受到争议的几次判罚均为误判……显然,单凭足协的力量,傅明事件已经不可能捂得住了。
无论此事最终结果如何,它都将深刻改变中国足球裁判问题的走向和格局。因为,中国裁判的“违法成本”大大提高了。当成本超过收益,曾经平衡的利益天平必然出现倾斜,一场调整重组便势在难免。
“违法成本”过低,是中国裁判问题甚之于欧洲足坛主因
足球裁判问题由来已久,且不分中外。不过,中国裁判问题更加严重,则是不争之实。欧洲足坛有无假球黑哨?肯定也有,却肯定比中国少得多。关键词还不是数量,而是性质。欧洲裁判史上,早年马赛俱乐部收买裁判赢得欧洲俱乐部冠军杯(现欧冠前身),以及轰动一时的意甲“电话门”事件,是裁判问题最典型和极端的例子。可是,这种事例非常之少,远远不能称之为普遍现象。原因不是欧洲裁判比中国裁判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而是在欧洲足坛,“违法成本”会高到让裁判不可承受。
马赛俱乐部收买裁判事件,球队的欧洲俱乐部冠军被取消,俱乐部主席和涉案裁判入狱,职业生涯终结。意甲“电话门”事件,意甲老大尤文图斯降到乙级,AC米兰等豪门亦遭受扣分被罚巨款重罚,当事人成为阶下囚。其他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假球黑哨案例,涉事俱乐部和裁判都遭受了同样严苛的处罚,包括法律制裁。这使欧洲裁判不会轻易由于利益诱惑而做出错判误判,他们执法比赛发生的失误,基本都在专业范围以内。球迷、媒体和受害俱乐部也极少会从非专业的角度去质疑裁判。
中国裁判的生存环境,与欧洲足坛差异明显。一方面,中国裁判的整体专业功力确实比欧美同行差,球场上的许多失误都应该从专业角度去定性和评判;另一方面,中国裁判“违法”的“非专业成本”比他们的欧美同行低多了,虽然10年前有过一次对“假球黑哨”的运动式集中整治,一批足协贪官和黑心裁判下了大狱,但那只是孤例,其威慑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递减。这导致中国裁判在专业类错判高发的同时,非专业类错判的概率也大大高于欧美裁判。耐人寻味的是,“违法成本”低的产物,不只是非专业错判居高不下,也使中国裁判对专业类错判的态度与欧美同行大相径庭。
在欧洲足坛,“错哨”不少,“黑哨”罕见,“官哨”就更是难寻踪迹。因为“错哨”谁都难以避免,“黑哨”则意味着一旦暴露就要蒙受牢狱之灾,而“官哨”露馅则会损害自身信誉、危及职业生涯,裁判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铤而走险。而中国足坛不同,“错哨”自然最多,“黑哨”比过去更隐蔽,数量也可能减少了,发生率却肯定高于欧洲。至于“官哨”,无疑少于“错哨”,却一定多于“黑哨”。还是那个原因:违法成本太低。
就说傅明这回的几次关键错判,怀疑他赌钱、被对方俱乐部收买,一是没有证据,二是可信度低,不妨忽略不计,但以其“中国足协重点培养的精英裁判”和首批中国职业裁判身份,将其错判仅仅归咎于专业领域,是说不过去的。更大可能,这是一次“官哨+”的错误。傅明是在落实中国足协的某种暗示,却又加上了自己的意气用事。
姑且“脑补”一番:中超首轮,建业因外援多拉多被大連秦升恶劣犯规踢成重伤赛季报销提出申诉,中国足协摆不平此事,便暗示傅明在建业第二个对手鲁能身上“适当找补”回来,而鲁能吃的亏以后再找机会补偿。派排名中国裁判前三的“名哨”傅明来执法这场非焦点赛事,恐怕就是为了这个——“官哨”当然要让“自家人”来吹。可是傅明居然把这场戏演砸了。
建业那个点球不该判,判了,因为符合足协指令;佩莱的点球该判,没判,因为判了就等于前面错判的点球白错了。终场前那次角球,傅明走神了,判了之后才意识到不该判,球是佩莱碰出界的,万一进了怎么办?所以他决定球一发出来便吹哨结束比赛,岂料这球还真进了!傅明的自以为是在于,他以为他能够一次次地用后面的错误掩盖前面的错误,却忘了自己也会有力不从心、欲盖弥彰的时候!
“违法成本”的提高,会倒逼出怎样的结果?
可以说,从中国足协到傅明本人,再到提出申诉的鲁能俱乐部和山东省足协,都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到眼下这种局面。足协明明是傅明的幕后人,却不敢出来背锅;傅明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却陷入泥潭不可自拔。鲁能俱乐部和山东省足协申诉的本意,是为鲁能今后漫长的赛季讨个相对公平的待遇,显然也不想跟足协和裁判群体闹僵。高兴的只有球迷,要看着傅明和以傅明为代表的口碑一向不好的中国裁判,尤其是裁判背后的中国足协出丑,要看着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所有的变革都是倒逼出来的。中国足协和傅明本人最大的失误,就是漠视网络时代和技术进步给世界、给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一个人在这个时代面前毫无秘密可言,人性丑陋的一面就更是无可遁形。演艺界有翟天临,足球界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傅明?这种成本,与金钱和物质的损失不可同日而语。傅明会像南勇、陆俊那样,成为中国足球这幕大戏中又一代悲剧角色吗?中国足球,曾经让南勇、陆俊们白白地倒下,这一回,能在傅明们倒下之后痛定思痛,真正开始做出一点实质性的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