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培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平顶山 467200)
中职舞蹈生生源来源大多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多数人成绩中等偏下,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人在学习上怕吃苦,自律和自理能力差,个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不懂得相互尊重,对自身道德良知的丧失没有意识。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待人接物缺乏基本礼貌、礼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让座,不尊师重道等等;不注重公共形象:在公共场所喧哗,出口成脏、毫不顾忌;不爱护公共财物环境,损坏学校公共财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心理情况处于弱势,客观认知能力不足,对自身评价趋于理想化,对他人的评价比较主观,自卑心理严重,对他人的意见不愿听取,封闭自己的内心。
中职舞蹈教学的核心分为两个方面即:专业理论和实践技巧,其中实践技巧课时占比要高于专业理论课时多,此时动起来比坐下来接受枯燥的文字知识更容易激发学习欲望。实践技巧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吸引力,在训练过程中中职生既可以享受音乐,又可以培养优雅气质,能够从不同的音乐和动作中感受舞蹈艺术的内涵意义及其延伸意义,对学生的人格意识、公众形象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其次,舞蹈训练过程的伸、拉、绷、压等等动作都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中职生想要掌握这些基础动作需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中职生的的顽强意志,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励他们不畏艰险的精神,帮助构建起强大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能够有效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次,双人舞、集体舞的训练,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沟通,消除其他方面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①。
舞蹈教学多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可通过日常交流来渗透。作为一名舞蹈教员,首先自身应具备优良的品质以及足够的舞蹈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舞蹈成果,更应该关注学生内心变化,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必将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开启方便之门。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应考虑到每位同学的感受,而不是一视同仁,发出的指令、提示或评论应根据每位同学自身特点来进行。如果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舞蹈教员不能一昧的责罚,而是有爱心、有耐心的询问原因,消除学生心理恐惧因素,让他说真话,听他解释,然后告诉他出现纰漏是难免的,但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相信学生能够做到并且做好。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语言沟通,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标准,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
舞蹈教师在施行口传身授教学法的“身授”时,一方面要坚持舞蹈进修课,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型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身授”来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刚开学时舞蹈教室会出现脏乱差的现象,此时中职舞蹈教员应带领学生养成整洁的生活习惯,对于在舞蹈教室中随地摆放物品,换过的鞋子随意摆放的行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有序摆放物品,为学生“身授”优良的行为准则。其次,舞蹈艺术离不开舞伴,通过舞蹈合作使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信任、尊重、协作等美德②。
中职舞蹈教育是以培养德艺双修的优秀人才为目的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生呈现出新的特征,作为中职舞蹈教员,在“口传身教”的教学过程中,让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方能为国家、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注释:
①李雪婷.中职舞蹈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08):176.
②杜佳艳.中职教师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