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小细胞神经内分癌MSCT表现及病理对照

2019-04-08 01:29左福林朱本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期
关键词:胸段食道内分泌

左福林,朱本玲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1220)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上消化道原发SCNEC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及病理特征,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9月—2018年8月份经我院病理证实SCNEC患者8例,男5例,女性3例,年龄56~77岁,平均66.5岁。所有病理经手术病理或胃镜穿刺活检确诊。临床表现为进食梗阻5例,上腹隐痛3例,其中进食梗阻合并腹痛1例。病史长一周至数月不等,其中男性长期吸烟4例,伴饮酒3例。

1.2 影像检查设备及方法

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重建层厚5mm。增强扫描使用碘帕醇75~100ml,剂量1.5ml/kg,流速4~5ml/s 经肘正中静脉团注。患者取仰卧体位,在吸气末屏气,自颈6椎体水平至双肾底连续扫描。由两位高年资主治或副主任医师采用纵隔窗(窗位45HU,窗宽450HU)及腹窗(窗位40HU,窗宽200HU)对MSCT检查获得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并记录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或厚度情况,增强后强化程度及方式,以及病灶周围改变和转移情况,意见不一致经讨论做出一致结论。

2 结果

2.1 MSCT检查结果

肿瘤位于食道下胸段4例,胃底1例,胃小弯2例,食道下胸段伴胃底1例。表现为不规则壁增厚5例,菜花样、肿块及溃疡形成各1例,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其中纵隔淋巴结2例,合并消化道梗阻1例;小网膜淋巴结转移2例,合并肝转移2例,肺转移1例。

2.2 病理学结果

8例SCNEC均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微镜下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体积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浓染,胞浆少,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瘤细胞排列呈巢状或梁状,部分病例可见菊形团样改变。免疫组化:嗜铬粒蛋白(CgA)阳性5例,突触囊泡蛋白(Syn)阳性7例,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阳性7例,8例Ki-67表达率45%~90%。

3 讨论

病理学根据核分裂像和Ki-67增殖指数由低到高将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分为低级别G1、中级别G2及高级别G3,其中G3级(核分裂数>20个10HPF、Ki-67阳性指数>20%)为神经内分泌癌,并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分为小细胞、大细胞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

影像学表现归纳如下:①肿瘤形态、大小及密度:形态主要为管壁不规则增厚,也可呈菜花样、肿块或溃疡形成,密度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本组中不规则管壁增厚5例,厚度从1.6~2.5cm不等,并致上段食道明显扩张1例,此表现无明显特异性。②增强后表现:增强后多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CT值增加23-68HU,平均46HU,病变早期侵犯黏膜下肌层,甚至浸润浆膜层,见图1,有学者认为这与SCNEC恶性程度高、病理含丰富的间质血管相关。③病变周围及转移情况:SCNEC侵袭性强,常早期侵犯邻近结构、周围淋巴结转移或血行转移至远处器官。有文献报道,超过4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广泛转移。本组4例(50%)病例转移至纵隔、小网膜、腹膜后区域各2例,合并肝转移1例,肝和肺转移1例,病史数周后出现转移。而转移的淋巴结增强后4例均呈中央区轻度强化,越向边缘强化越明显,形状呈“馕饼”样,见图2和图3,这与邵元伟[1]等描述食管胃交界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环形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故笔者认为此征象可能是SCNEC淋巴结转移特征性表现之一。

图1 增强后表现

图2 影像学表现

图3 影像学表现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虽无明显特征性,但如有长期吸烟和饮酒中老年人出现进食梗阻、上腹部隐痛的患者,结合MSCT检查发现食道下胸段、胃底或胃小弯的不均匀明显强化的管壁增厚,较早侵犯浆膜层,淋巴结转移呈“馕饼”样强化时,应考虑该病,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猜你喜欢
胸段食道内分泌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稳住内分泌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