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延果
课程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水平就是学校的发展水平。学生是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生命成长的,丰富多元的课程,就是学生成长的沃土。
学校为立德树人、落实办学理念,所规划开设的所有课程之间,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目标功能一致,且又相互补充、互相交织,共同指向育人目标。这样,学校的这一系列课程就构成了组织体系,成为结构化的学校课程群,即课程体系。笔者认为,每一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的课程体系。
概括来说,课程体系建设是用来规划学校的课程开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办学理念的。具体来说,其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课程体系规划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开设。高水平学校的育人方式、途径一定是有计划,有结构,成体系的。一定是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并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齐全的。所有这一切课程的研制、开设和实施,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都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课程体系规范了学校的育人行为。学校的每一行为、活动都具有双重价值:一是行为的外在价值;二是行为背后隐含的施与学生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活动,开发、挖掘、追求其价值的维度和方向可能不同。把这些活动、内容进行统一梳理,使其成为完整的课程,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管理,就能使这些行为、活动得到规范。
课程体系是办学理念的表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顶层设计和理念统领下的学校资源的优化整合。其从结构到内容都是办学理念的具体表征,都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特点和办学特色。
课程体系彰显了校长的领导力。校长对课程的领导才是抓住了学校育人的命门要害,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由此带来的育人质量的提高、内涵的增厚,才是学校真正的发展。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实施彰显了校长的领导力水平。
国家课程已经开发完备,且具有强制性。为什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还要将其校本化呢?
首先,国家课程本身具有可选择性,需要学校做出选择。比如以高中为例,高中课程各科设计了众多的选修模块,新高考“3+1+2”模式有12种组合。学校是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还是限定选择,或是规定组合?这些都要根据学校的理念特色、办学价值追求和人力资源条件确定。
其次,国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合格毕业的学业最低标准,课程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都不一定适合本校学生。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和章节的安排需要根据本校的情况做出设计、调整,开发出适合于自己学校学生的开设次序、内容布局。
第三,国家课程配套的教科书是统一组织精心编写的,但是,由于其编写周期长,难以包含社会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成就等,无法编入学校内外、城乡当地的教育资源,而这些都是最有价值的教学素材。
最后,立德树人的落实,办学理念的植入,学校文化的渗透,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结合,都需要做出整体的规划和设计,甚至需要编写出学校自己的《课程纲要》。
明确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课程建设任务重、内容多、主观性强、结构复杂,在课程开发、实施中更需要办学理念作为灵魂和向导。因此,校长带领团队深刻论证、明晰,透彻理解办学理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建设课程体系的必要前提。
明确课程的原理,用课程要素管理课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泰勒(R·W·Tyler)提出课程的四原理,即课程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内容,实施的方式和评价方案。后也被称作课程四要素。要用这四个要素来衡量一门课程是否值得开设、开设的质量。
开发多元课程,形成学生可选择的课程群。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研制校本课程等显性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开发、研制隐性课程。如学校活动系列、墙壁文化系列、学校物质资源系列等。充足的课程群是课程体系的基础。
课程体系的组织和结构。有了众多的课程,还需要把它们组织起来,那就要去寻找和梳理每一门课程的价值主线,按照办学理念的要求用不同的线索把它们串起来。那些不在主线上的课程,要忍痛割爱,坚决删去。办学理念主线需要,但还缺少的课程,要组织力量开发、补充。经过梳理形成的学校课程组织和结构就是学校的课程体系,可以用一个图示简明的表达出来,既一目了然又方便理解和应用。
如,上海格致中学的“四类八群百门”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北京潞河中学的“基础必修、分类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1
图2
石家庄一中“生命的教育”课程体系由五大系列,百余门课程构成。如图3所示。
图3
一所学校,若能够用办学理念来指导和管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能为落实办学理念去开发校本课程,能把学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挖掘、梳理、开发为显性的、隐性的课程,形成学生可选择的课程群,从而构建起表征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那么,这所学校一定获得了丰厚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