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铭阳 赵一诺
体态各异,形状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的小生命在游来游去,它们彼此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的细胞吃小的细胞,大的纤毛虫吃小的纤毛虫……这就是潘旭明显微镜下生动的微观世界。
潘旭明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原生动物多样性、系统学与水产养殖病原纤毛虫等方面的研究。
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后,潘旭明携爱人一同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回到家乡。“我是双鸭山人,东北地区关于纤毛虫多样性的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我因此也十分好奇家乡这片土地到底由什么样的物种组成,对这片绿水青山和淳朴人们的生活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潘旭明说。
带着这样的信念,潘旭明在哈师大开启了自己新的科研征程。“微观的世界奇妙而多彩。”提到自己的专业,潘旭明总有说不完的话,“纤毛虫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它们种类繁多,能够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海、土壤以及寄主体内。
它们大小通常10微米~100微米左右,肉眼无法看到,因此观察它们要借助显微镜或解剖镜。草履虫和四膜虫便是纤毛虫的著名‘代表’。”
潘旭明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调查东北地区纤毛虫的种类和数量,包括松花江流域的自由生活种类和水产养殖的病害纤毛虫,及纤毛虫在环境检测、污水治理以及病害防治的研究工作。数年如一日地用心科研,经常在显微镜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过度用眼使得潘旭明的眼睛时常肿痛,各种眼药水不离身。“每年要进行近百次的样品采集和细胞分离实验,‘虫子不等人’嘛。”潘旭明笑着说,“每发现一个新的种类,可能都需要通宵完成对它的分离、培养、观察、拍照、固定、染色及数据统计等各项工作。”正是经过这些努力,目前潘旭明及他带领的学生已累计详细鉴定松花江流域纤毛虫原生动物百余种,提取并保存基因组DNA65种,向DNA序列数据库提交序列72条,建立3个新属,12个新种,17个国内新纪录种,对23种长期模糊不清的已知种类进行详细的重新描述且提供新定义,并对两科14属的系统地位进行了分析及重新探讨,厘清了20余近缘种亲缘关系。潘旭明的研究填补了全球范围内高纬度地区纤毛虫在区域和生境上的“空白性”,并且是对淡水纤毛虫原生动物生物资源库的修订和极大补充。
“搞科研是一条很辛苦的道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潘旭明说,“我也时常把自己的科研经历分享给我的学生,告诉他们要每天固定时段要求自己学习,也许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断,但是要学会合理调节。”
刚过而立之年的潘旭明,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较小,“我愿意把我的人生经验分享给他们。”潘旭明说:“老师是引路人,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当我博士毕业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导师之后才猛然发现导师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我很感谢自己的导师。也许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时候不知所措,一旦生活给了一点压力,就会有人因此失去了信心,必须有直面压力的勇气和自信,才能走向广阔天地。”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瞄准这一类小小的“纤毛虫原生动物”,潘旭明的研究成果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人们也认识到了这类生物的研究对于松花江水环境生物检测和水产养殖病原鉴定与防治方面的关键性,以及对黑龙江“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和渔业发展的重要性。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不仅是对师范学子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每一位在职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要求。现在都在讲‘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在我看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奋斗。”潘旭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