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思宏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是宋代医药学家唐慎微在掌禹锡所著《嘉佑本草》和苏颂所著《本草图经》的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经史传记以及佛道藏书中有关本草学的记载,于公元1082年整理编著,是现存最早以原书形式流传至今的综合性本草典籍。
全书共31卷,载药1746种,其中新增药660余种,药图294幅。书中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10大类,主要记述了药物别名、药性、主治、产地、采集、炮炙、辨析、附方等。《证类本草》分类系统,论述周详,引述了大量文献资料,增加方论1000余条,各药之后共附单方3000余首,对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以前的本草学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是宋代以前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证类本草》编撰早于《本草纲目》500余年,是中国古代本草学研究的范本,学术价值极高,且影响深远。
由于宋代药材产区扩大,《证类本草》中对道地产区的记载也较汉、唐时期丰富得多,尤其附图的图题均冠以产地名称如“齐州半夏”“成得军枸脊”“银州柴胡”等,共144处(包括州、军、京、府),约250种药材[1]。
《证类本草》对药物产地有系统论述及考证。据笔者初步统计,产于陕西省或与陕西省有关的药物约有112种。其中,有明确提到以陕西省地方所产为主的中药材,如“芎,生武功山谷、斜谷西岭。蘼芜,芎苗也。生雍州川泽及冤句,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2]186;也有陕西省与其他地区“皆有之”的,如“京三棱,旧不著所出地土,今河、陕、江、淮、荆襄间皆有之”等[2]258。
基于《陕西省志·地理志》的相关文献及数据资料,笔者对《证类本草》中涉及陕西省所产的中药材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对陕西省道地药材的沿革、变迁进行了梳理总结。
宋代时期,各地方区划称为“路”。自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开始建立“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分全国为十五路。
北宋(公元960—1127年)在今陕西省境内设置了九十二个县,分属于京兆府、华州、同州、耀州、凤翔府、延安府等二十七个州府军,领于永兴军路、秦凤路、利州路、京西南路、河东路等五路[3]24。
“陕西路”辖有关中大部及陕北地区的“永兴军路”,以及关中西部与陇东南的“秦凤路”,陕南的“金州”(今安康地区)划归“京西南路”。“汉中”(今汉中地区)开始划属“陕西路”,后又划归“利州路”(今四川广元)。所以,宋代的陕西与今之甘肃、四川两省,在道路交通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4]。
今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兼跨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区;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连;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相邻;南以米仓山、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接界;东南与湖北省、河南省接壤[3]6。截至1998年,陕西省政府直辖市共7个,地区3个,县83个,县级市6个,市辖区18个[3]9。
整理区域变迁资料,对于分析道地药材变迁原因,以及继承和发展道地药材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从古至今陕西省地理区划的复杂性,本研究以当今陕西省区划为标准,旨在厘清和考证《证类本草》中从古至今皆为陕西省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有特定的地域色彩,在特定的地域通过特定的生产过程所产的药材,具备品质佳、疗效好的特点。
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腹地,北部为沙漠丘陵地带;关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农耕;秦巴山区则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因而兼具南北方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有“秦地无闲草”的美誉。
关于陕西省道地药材的研究,据中国知网,以“陕西道地药材”为关键词检索。统计结果显示,1990年—2017年共有48条数据结果相关,其中精确相关的7条,分别围绕地理标志的产品分析、资源种类分布调查、炮制工艺、某地药材品种、某味药材的本草考证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另外,有关本草类的古文献资料,据统计,目前国内收藏的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的中医药学古籍文献13 000余种,包含了三万多个版本[5],可见历代中医本草类古籍种类繁多。而问世于北宋的《证类本草》集成了前代及当时的本草学成就,内容丰富,考证精详,是我国本草学承上启下的典籍性著作,具有重大学术与科学意义,受到历代乃至当代学术界的关注。
笔者通过《陕西省志·地理志》中历代陕西区域各地县的沿革,以旧时地名着手对《证类本草》进行了系统筛选,从卷三至卷三十中共有21卷涉及到包含有陕西区域的中药材,见表1。
表中112种中药材于《证类本草》中皆有产于陕西区域的记载,其中引用到的本草书籍多为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唐代(公元618—907年)及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的著作,因此在地域上同时参考了五代十国、唐代、宋代的建制沿革。唐代在今陕西省境内设置了114个县,较隋代增加了22个,并在县以上设州置府。至五代十国时期,在今陕西省境内设县113个,大抵与唐代相仿;而北宋则减至92个县,另在府州军之上设置“路”[3]22-24。
书中所引药材产地,部分明确提到“陕西”,部分涉及诸如“蓝田、华阴、金州、商州、白水、汉中、雍州、兴州”等州县名,另有部分关于陕西省地产的记载较少。
表1 《证类本草》的陕西道地药材统计[6]
《证类本草》中所记载的陕西省相关的地产药材,由于气候、土壤、资源等自然条件的改变,加之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以及农业栽培、品种引进与分化等人为干预的多方面因素,已于当今有所差异,且部分药材在当今已经不再被临床常用。唐代《千金翼方》记载道地药材的133州,到《证类本草》时已有72州不再提及,相反另有83州作为道地产区记入书中。[7]
前文所列112种药材中,植物类药材如菖蒲、甘草、干地黄、术、柴胡、独活、升麻、泽泻、细辛、芎、蒺藜子、黄芪、续断、丹参、五味子、沙参、当归、通草、秦艽、淫羊藿、黄芩、前胡、石苇、白薇、防己、款冬花、牡丹、大黄、葶苈、藜芦、常山、蜀漆、贯众、商陆、威灵仙、狼毒、刘寄奴草、骨碎补、灯心草、檗木、干漆、五加皮、辛夷、杜仲、枳实、厚朴、秦皮、山茱萸、石南、钩藤、覆盆子、柿、桃核仁、胡桃等约54种被《陕西中药志》所收录。
现以当归、黄芪、干地黄、泽泻、细辛、威灵仙、五味子为例,简述其在文献记载中的产地演变情况。
当归,《神农本草经》中未载其产地。宋代《图经本草》曰“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州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2]220。明代《本草蒙筌》曰“当生秦蜀两邦,秦属陕西,蜀属四川”[8]111。《本草纲目》又云“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川产者力刚而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是矣”[8]111。《药镜》记载“当归生川蜀、陕西”[8]112。清代《握灵本草》也有“当归,生秦蜀两地者佳”之说[8]112。《陕西中药志》中当归的产地及产量记载为“镇坪为主要产地,其次为平利、安康、汉中、宁强、略阳等县,多人共种植。全省年产量约100 000斤”[9]50。《中药大辞典》中当归一条记载“栽培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10]1207。
黄芪,汉代《名医别录》始有产地记载,曰“生蜀郡、白水、汉中”[8]219。唐代《新修本草》云“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及“新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2]192。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今原州者好,宜州、宁州亦佳”。萧炳云:“出原州华原谷子山,花黄”[2]192,“华原”为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据《陕西通志·夏商国邑考》记载,时雍州有国邑43个,华原即属其一。秦代置泥阳县,汉末泥阳改属雍州,隋开皇三年六年(公元586年)改泥阳为华原县,治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塔坡原上。明代《本草蒙筌》载黄芪有三品,其中“水耆,生白水、赤水二乡,俱属陇西。白水颇胜……”[8]220。至元代《汤液本草》曰“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8]220。清代《本草述钩元》载有“本出蜀郡汉中。今惟白水、原州、华原山谷者最胜”[8]221。《陕西中药志》中黄芪“主产于陇县、宝鸡、凤翔、周至、商县、蓝田、韩城、白水、凤县等县,野生于山地或栽培于庭园中。全省年产量约150 000斤”[9]130。《中药大辞典》中黄芪分为蒙古黄芪与荚膜黄芪,“蒙古黄芪主产于山西、内蒙古、吉林、河北等地,产量大,质量好。荚膜黄芪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等地”[10]2809。
干地黄,汉代《名医别录》载有“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8]122。《本草经集注》曰“咸阳,即长安也。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实如小麦……中间以彭城干地黄最好,次历阳,今用江宁板桥者为胜”[8]122。《图经本草》曰“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今处处有之,以同州为上”[2]154,“同州”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本草纲目》则有“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的记载[8]123。《本草从新》曰“以怀庆肥大而短,糯体细皮,菊花心者佳”[8]123,“怀庆”为今河南省沁阳市。《陕西中药志》中地黄记载为“各县均有野生,但根茎多不肥大,呈圆柱状,现多为人工栽培。全省年产量约150 000斤”[9]202。《中药大辞典》干地黄的产地记载为“主产河南,以温县、博爱、孟县等地产量大,质亦佳”[10]102。
泽泻,《名医别录》曰“生汝南池泽”[8]512。《本草经集注》曰“汝南郡属豫州。今近道亦有,不堪用,唯用汉中、南郑、青弋,形大而长,尾间必有两歧为好”[8]512。唐代《新修本草》云“今汝南不复采用,唯以泾州、华州者为善也”[8]512。据《陕西省志·地理志》记载,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华山郡”为“华州”,乃今陕西省华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图经本草》云“泽泻,生汝南池泽,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汉中出者,形大而长,尾间有两歧最佳”[2]171。《本草品汇精要》曰“道地泾州、华州、汉中者佳”[8]512。《本草蒙筌》记载“汉中所出,方可拯疴”[8]512。《本草原始》载“始生汝南池泽,今以汉中者为佳”[8]512。《药镜》曰“泽泻生汝南,今山东、河、陕有之,以汉中者为佳”[8]513。《握灵本草》曰“泽泻,出汉中者佳”[8]513。《陕西中药志》记载其产地为“西安东郊及华阴、城固等县之河滩均有野生。年产约数百斤”[9]268。《中药大辞典》则记录为“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北、河南、新疆等地”[10]2605。
细辛,汉代《名医别录》载其产地为“生华阴山谷”[8]452。《本草经集注》则曰“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8]452,“东阳”为今浙江省金华市。唐代《新修本草》云“细辛出华阴,色白者善”[2]174。宋代《图经本草》曰“细辛,生华山山谷,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华州者真”[8]452。《本草衍义》曰“细辛,用根,今唯华州者佳”[2]174。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华阴山谷”[8]452。《本草真诠》云“华州者妙”[8]453。清代《本草汇》曰“产华阴者良”[8]453。《本经逢原》曰“产华阴及辽东者良”[8]453。《陕西中药志》记载其产地为“主产于华阴、平利、石泉、山阳等县及太白区,多野生于高山密林下。全省年产量约70 000斤”[9]681。《中药大辞典》细辛分为北细辛即辽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北细辛产地记载为“分布于东北及山西、山东、河南及陕西等地”。华细辛产地载为“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汉城细辛则为“分布于辽宁”[10]2085。
威灵仙,唐代《新修本草》云“出商州洛阳县”[8]422。宋代《开宝本草》曰“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不闻水声者良”[8]422。《图经本草》曰“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今陕西州军等及河东、河北、京东、江湖州郡或有之”[2]306。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并州、晋州、石洲、宁化军……”[8]423,几处均属今山西省辖区。《陕西中药志》载其产地为“主产于宜君、安康、平利、华阴、华县、蓝田、宁陕、山阳等县,野生于山坡。全省年产量约100 000斤”[9]107。《中药大辞典》则记为“分布于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淮河以南、浙江、福建、江西、中南、四川、贵州、云南南部、中国台湾”[10]2274。
五味子,汉《名医别录》载“生齐山山谷及代郡”[8]447,“齐山”为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代郡”为今山西省大同市。唐代《新修本草》曰“一出蒲州及蓝田山中”[8]448。宋代《图经本草》云“五味子,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8]448。《本草衍义》曰“五味子,今华州之西至秦州皆有之”[2]201,“华州”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及周边地区,“秦州”为今甘肃省天水市。明代《本草原始》则载“出高丽者第一,今南北俱有”[8]448。《炮炙大法》云“辽东者佳”[8]448。《陕西中药志》载其产地为“山区均有分布,以陕南各县为主,野生于山坡。全省年产量约200 000斤”[9]455。《中药大辞典》中分为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前者产地“分布于华北、东北及河南等地”,后者产地“分布于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10]518。
笔者主要参照《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陕西中药志》等地方志文献数据,整理区域变迁资料,以从古至今陕西省地方区域划分变化为基础,归纳了《证类本草》中的陕西省道地药材,分卷梳理,并举例列出几种药材产地从古至今的变迁情况,对于进一步考证陕西省道地药材从古至今变迁提供了文献与数据支撑,同时也对陕西省道地药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