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所谓数学思辩课堂,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个体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出自我或小组的见解与主张,供同学们的讨论辩析,最终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达成数学问题解决的统一性。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在数学思辩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
首先应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大胆的做,要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不要怕错。努力使学生明白,数学课堂学习中没有对与错之分,没有错,哪来的对?只有知道了错的原因,才能发现、找到成功的必由之路;要教会学生“思辩”的方法,让学生会说,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张、见解。比如: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我的意见是……我的主张是……等等。学生辩析:如:我同意或我不同意你的想法……这是一个深度思维的过程,也是知识的演绎、辩析与生成过程,经过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排除了学生认知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干扰及潜意识中存在的错误认识,获取的知识会更明了、更牢靠。
其次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这主要取决于数学学科特点——数量关系:
找到数、量、和它们之间关系,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重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当前学术界提出的新概念——数学素养,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学习数学,就要从小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数学与语言之间自如转化。例如在某节课,要求通过计算,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苹果有8个,梨也有8个,那么梨与苹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大部分的同学回答是同样多,学生的语言表达不规范,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它们的数量相等。如男生比女生多1/4,在这里,数为1/4,量为男生与女生,数与量之间的关系是,男生比女生多女生的1/4。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数学思维的方法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直观思维、形象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
即应用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数学归纳、类比,假设、猜想、尝试等数学方法,有目的性的去解决数学问题。而不至于让学生感觉无处着手,盲目的去猜测。作为教师我们应做到心中有底,要有的放矢。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界普遍推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原则,发展学生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的方法。数学思辩课堂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更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学生提供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