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信息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所关心的事或物的信息敏感力、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它是意识的一种,为人类所特有。信息意识是人们产生信息需求、形成信息动机,进而自觉寻求信息、利用信息、形成信息兴趣的动力和源泉。通俗地讲,就是在面对不懂的东西时,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最重要的意义。
信息能力是指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知识、技能和检索工具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
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人们跨入信息社会,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新品质,是信息时代对人类的一种道德要求,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需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就是培养学生在信息开发、传播、应用和管理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情感领域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能够利用的资源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手工为主要生产方式,人们主要利用的是物质资源;在18 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时代,人们利用的是物质和能量资源;而今,人们在利用以上两种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利用信息资源。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对于先进技术而言,发明在先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在先,先利用者先受益,而想掌握主动权的人,就需要拥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因此,初中阶段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和交流,在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也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获取和使用网络信息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只有正确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和能量。因此,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能够正确进行审评的能力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初中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差,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这种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内容,需要进行改进。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教学更加系统、教育更加开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与传统道德伦理相悖的现象,威胁着网络安全,如网络黑客、网络犯罪等,使用者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配下才能发挥其正面的作用。初中生可塑性强,但对信息分辨能力不强、自制力差,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信息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对关心的事或物的信息敏感力、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信息创新能力的能动反映,它体现在人的大脑中,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寻找、辨别和使用信息的客观能动性,是人脑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知,提高信息意识关键在于对学生信息敏感性的培养。而对于敏感性的培养则不同于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信息敏感性的培养不宜使用说教式传授。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可以增加精选案例、创设情境,采用体验、激发和感悟的方法为好。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既有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益的信息,也有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的“垃圾”。所以,在面对网络资源时,我们要学会甄别,能够对它们的使用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对于身心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问题的分析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增加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能力的内容,有利于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信息分析能力。
在信息时代培养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信息意识、全面超强的信息能力和健康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社会全方面协作的重大问题。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增加信息素质的相关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包括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质的综合提升。很显然,现有的课程教材对这些知识体现得比较欠缺,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发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为主导。笔者就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薄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