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
我国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学指出: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的研究又表明十三岁左右是青少年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危险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精心的“雕镌”与引导;由此可见,初中阶段是中学生进入青春骚动期,叛逆心理很强,如果教师的引导方法不恰当,学生将会误入歧途,当然各科教学对德育不可或缺。为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语文又是我们的母语,除了教学生学好语文之外,更重要的是想用它对德育工作做粗浅的探究,以起抛砖引玉。
在语文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搜集作者材料和了解写作背景尤为重要,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教学光未然的《黄河颂》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这两位作家的作品简介和写作背景。作家作品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就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以身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气息广为传唱,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9年到达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抗战的真实场面。背景介绍:《最后一课》,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等三分之一的土地。当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了自卫战争,而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篇小说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过感情。这既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同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朗读方法。譬如:我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篇文言文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带着以下问题默读:(1)读出语气和节奏。(2)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3)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样回应的?(4)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给你怎样的启示?
此时,唰的一下,整个教室举满了一只只小手,回答问题的声音此起彼伏,真让我应接不暇呀!当然也在训练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教育和让学生从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言文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居安思危,个人身世的浮沉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所以个人应该奋发,警钟长鸣。
在平时作业的书写中,许多同学总是马马虎虎,不是潦草乱画,就是写错字、别字,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我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他们,效果挺好。记得在一次作文讲评中,有部分同学的作文错别字很多,看到这部分同学在课堂上精神倦怠,恹恹欲睡的样子,为了激起他们听课的兴趣,我就给他们讲有关写错别字引起的笑话,以示警示。我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故事?”一听说讲故事,同学们个个振作精神,侧耳倾听。“在六十年代,有个女孩去当兵,由于与家人分别的时间长了,怕家人担心,于是就写了一封信回去安慰爹娘。内容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我在部队一切顺利,请你们放心,特别是在班长的帮助下,我的肚(胆)子越来越大了……当父母收到信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一看,顿时母亲就晕倒在地,父亲由喜而悲,还认为女儿出事了,第二天,父母就找车要到女儿的部队,准备追究班长的责任,由于车上一路的颠簸加上糟糕的心情,父母被折腾得够呛。等急急忙忙赶到女儿所在的部队时,看见女儿好好的,没什么异常。心里千斤重的石头终于掉下来了。接着,就严厉地批评了女儿一顿,这女孩说:‘怎么了,我又没犯错误。’父母把信递给她‘你仔细看看!’女儿接过信仔细一看,原来是把‘胆子’写成了‘肚子’。”这个故事,当时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从那以后,在语文作业中,基本没有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了。真是一事之悟胜似教学之中百遍叮嘱。
作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在不经意间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与“乐”和杨绛一家的“善”上,让学生跳读课文,从老王的职业、家庭成员、外貌特征、家庭地址和他为杨绛一家所做的事中看出老王的不幸与善良,又让学生回视课文,从文中找出杨绛一家为心地善良的老王所做的事,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杨绛一家的善良。然后告诉学生: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不论何时何地,请记住,让善良之心永存,让善良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你将是一个最幸运的人。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交流和与师生的平等对话中,领悟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深意。
另外,在写作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把作文写得文从字顺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去挖掘社会和生活的内涵,通过升华文章主题,使学生在写作中懂得饮水思源,学会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这一点对学生学会做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今有一部分学生道德缺失,不懂得感恩,他们觉得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曾记得,我们学校刚开始让学生吃上营养午餐的那段时间,有的同学总是舀很多,吃不完就乱倒,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我虽不是班主任老师,但总是看不下去,却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信服,通过冥思苦想后,在一次作文课上,写作之前我提示他们:同学们,从近代雅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经过了无数次的起义和战争都失败了,所以我深深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在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里,我们的国家,处处充满着爱。我们时刻都在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如:祖国、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等,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你们现在还小,无法报答他们,也不可能像他们一样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那怎么办呢?特别是在吃营养餐时,你们应该怎么做呢?此时同学们一口同声的回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长大后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社会效劳。”此时,我便趁热打铁,立即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上《吃水不忘挖井人,安居当思归来源》,然后面向大家说:“好!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安居当思归来源》,你们觉得好写吗?”后来,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同学们的作文开始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熔为一炉了,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感恩之心,特别对浪费营养餐这件事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再观察后来吃营养午餐时,垃圾桶里、地面上、桌子上再也看不到剩汤剩饭了,真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总之,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既能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素质;还能帮助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我们应深深懂得,育人才是教书的最终目标,只有既教书,又育人,才不愧于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