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育秦
数学文化是以数学科学为核心,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理论等辐射而成的相关文化的总和,具有认知特征、审美特征、规范特征、历史特征、价值特征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有利于消除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更深入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能有助于更直观地展现数学人文性及其人文价值,逐渐转变学生传统中对数学的认知,如符号运算、图形求解等,让学生在了解数学文化过程中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公式诞生及应用背后数学科学家做出的各种尝试和努力,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增加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学习的实质。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数学文化了解相关数学家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学习中的知识点以及重要的定理,并将数学家的良好品质,如积极探索、不惧困难以及专心致志等优良品质铭记在心,同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相关事迹提供给自身强劲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通过融入数学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以及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等多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价值。学生明白其学习数学的目的,感受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主动完成各学科间的文化渗透,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健康的学习观[2]。
数学史是最能展现数学文化的素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史料融入,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进一步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定理及知识点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同时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对定理及知识点的记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发展的历程,体会数学的停止和进步,让学生深入感知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了解前人创造数学的过程,引发学生共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通过数学史料展现数学文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逐渐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例如,在“整数的加减”教学中,学生因为首次接触用字母表示数,并尝试运算,陌生感会增强学生的抵触心理,对用一个算式表示计算结果的作用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将丢番图在《算术》用“ζ”表示未知数,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用梵文中不同颜色名的首音节表示未知数,韦达在《分析术引论》中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等等,通过讲解这些数学历史让学生感受代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畏难情绪。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等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当求解二次函数的值域、奇偶性以及在某个定义域内的值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以及数形转化的方法进行此问题的解决,通过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根据图像直观地观察出其奇偶性以及值域等各项参数,进而解决二次函数类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图形找出数量关系,根据图像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数学美内涵丰富多样,包括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等,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时机渗透数学美,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产生求知欲望。例如,数学中多种表示符号就具有数学简洁美,如10101、f(x)、{a}等,运用简洁的符号代表复杂的文字描述,体现数学表达形式及理论体系结构的简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展现数学文化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数学文化视角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体验数学文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数学史料、教授数学思想方法、展示数学之美等措施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