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
小说的阅读欣赏是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那个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这是小说文本的命题依据。从这两年来全国高考题目来看,小说欣赏类命题呈现出一种逐年增长的趋势。如2017年全国1卷的《天嚣》;2018年全国1卷的《赵一曼女士》、全国2卷的《有声电影》、全国3卷的《微纪元》。不难看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小说依然是主打。研究小说试题的命题规律,对指导考生的备考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任何文体的欣赏都有以下三个方面: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手法)、写它干什么(主题)。根据小说的概念,我们可以将这一普适的原理应用于小说欣赏,下面根据近年来小说欣赏命题情况来概述一下命题者是如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命题的。
1.故事情节 完整的故事情节是一篇小说成功的的基础,它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揭示小说主题的重要载体之一。关于情节的考题也几乎是小说阅读鉴赏的一个必考内容。命题者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概括小说情节。如,2010年广东卷《面包》第一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分析情节的作用。如,2017年全国卷《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③判断情节是否合理。如,2009年辽宁卷《遗璞》第四题“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
2.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揭示。它在小说命题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关于小说的环境主要有一下几种提问方式。
①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如,2009年浙江卷《魔盒》第一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②赏析环境描写手法。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第二题“指出第⑤自然段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3.人物塑造 一篇小说的好坏,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关键因素。正因如此,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几乎是小说欣赏试题的必考内容。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一下几种提问方式。
①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如,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节选的第三题“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008年海南、宁夏卷《二十年以后》的第三题“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②把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和塑造人物的方法合在一起命题。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的第三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③把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和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合在一起命题。如,2008年浙江卷的《乌米》第四题“请赏析文中‘我’的形象和作用”。
表现手法是小说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及揭示主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它也是小说欣赏试题命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手法的考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观的,即针对文中的某一句话、某几句话或者某个段落的考查;二是宏观的,即针对全篇的表现手法的考查。而从近年来命题的情况来看,从微观的角度命题着居多。其命题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分析景物描写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第三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②分析塑造人物所使用的手法。如,2019年全国1卷《理水》的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③针对整篇的表现技巧。小说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比如对比、烘托、渲染、欲扬先抑、象征、设置悬念、照应、铺垫、伏笔等等。2017年全国1卷《天嚣》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再如2018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说的主旨是一篇小说最终的目的。它也是小说欣赏试题的一个必考内容。对小说主旨的考查主要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①直接提问。如,2010年广东卷《面包》第三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②“探究”式间接提问。如,2009年浙江卷《魔盒》第四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小说的命题皆与小说的三要素和表现手法以及小说的主旨有关,因此无论是阅读小说还是解答小说欣赏类的题目时,我们要始终要铭记这四个方面,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