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传承

2019-04-07 19:50陈东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语文

陈东林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展现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等方面长期发展的结果,主要是指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凭借着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逐步摸索出对不同事物的认知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了解、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所具备的强大魔力,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不仅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继续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进行全球性教育改革,这就更加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所占的比重。进入21世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自己民族的精神之粮,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语文学科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它对学生的要求具有严苛的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经验以此来引领自己的思维活动,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传承、弘扬、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献身人类事业的精神品格、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形成积极地、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还必须要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其主要途径是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体味语言特色,感受作者思想情感、发挥艺术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更深入的体会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可以提高道德修养,还可以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新课标把传统文化教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更是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语文必须以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为重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顺应社会的大趋势。对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都在各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通过在实践中寻求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展现语文学科魅力的同时又能很好的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在课堂教学中最先体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在诗词等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添加了许多诗、词、歌、赋、文、曲、小说等文学作品,其中都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踪迹。《离骚》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师说》阐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特点,也表现了学生对待学习要勤学好问,对待师长要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归园田居》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侧面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美好人格的精神追求;《陈情表》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回乡照顾祖母的心愿.以及自己对祖母的感激之情。从这些诗词当中无不体现着对民族对亲情对爱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充分利用古代文学教学的契机,积累文化知识、拓展文化视野。

2.韩愈曾经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其内涵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应注重读、写相结合得方法。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想学好语文首先需要大量积累、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其写作作准备,毕竟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了杜甫、蒲松林、苏轼等知名的古代人物,还有大量的人与事是值得我们去了解、掌握的。如《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理论依据;《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理论依据;《劝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理论依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等等。这些人或事都可以实现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课堂中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传统文化渗透于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依附于教学课堂,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影响、互为促进。为了让高中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更加认同、更加了解,必须要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数量、教学质量,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课堂教学和非现场拓展参与,让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与故事,思考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主动去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高效的传承,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