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2019-04-07 14:02丁小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史料思维能力历史

◎丁小瑜

一、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五部分组成,唯物史观是指从客观的角度,挖掘人类历史中发展的规律;时空观念是指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要注重与其时间和空间上相关联的事物;史料实证是指要有面对真实历史的态度,更要有分辨史料真实性的能力;历史解释则是指在史料和历史规律之下,对历史事物的客观解析与评价;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历史思维能力,则是指在历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遵从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为方法,对历史事实展开的分析、思考和探索,从而获得对现代社会或者个人发展的启迪。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

1.多媒体导入,培养学生历史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能够专心致志的学习历史课程,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课前导入设计,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对于历史的关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我利用了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电影《辛亥革命》中的一些片段,在晚清末年时,国家内忧外患,维新变法运动屡次失败之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终于站了出来,决心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体制。在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受到了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但是武昌起义的成功,却一举震惊全国。学生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与场景,心中对本节课的内容立刻产生了强烈兴趣。

2.多角度切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历史是一个客观发生过的事实,学生要想客观的看待历史,就必须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所产生的效果就会天翻地覆,是学生更直观理解和感受历史的一种方式,只有做到绝对的客观和全面,才能从中总结出真正的历史规律,获得最有效的历史启迪。

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节课时,当我提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多数学生会站在我国的角度来分析,强调原因为我国军民的不懈抗争,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历史事件的结果必然有其原因,但这个原因往往是复杂而深刻的,并不是一句话就能简单概括的,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我就会让学生分别从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以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国家等角度,来分析日本战败的原因,用辩证思维看待这一问题。

3.多情境讨论,培养学生换位思考 历史中包含有文化和思想,这就导致历史具有复杂的多面性,同时历史属于过去的时间,对历史的研究难以验证其真伪。所以学生要想全面的看待历史问题,就必须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掌握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做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从两个对立面去研究和考察同一个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获得更真实的历史观点,分析出最贴近真实的历史原貌。

比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我首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分别扮演当时社会中的不同阶层,站在相应的角度来看待这件历史事件,从中分析对于自己所存在的利益和弊端。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对于诸子百家而言,儒家被立为正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而其余思想的支持者和发起者,皆受到灭顶之灾;而对于劳苦百姓而言,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统治者来说,却有着极大的益处,有利于皇家统治百姓思想,促进国家的安稳。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们就会发现,虽然某些历史事件在现在看来极度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必然有其注定发生的原因。

4.多方位实践,培养学生历史感悟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需要分析和了解历史事件,更要从中获得历史感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历史,我会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深度体会。比如在学习“国共的十年对峙”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真切的理解,我组织学生前去爬山,通过爬山的辛劳,让学生们感受长征的艰难,以此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红军在长征时期无比坚毅的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获得历史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拥有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辩证主义的思维,然后还要拥有换位思考和讨论交流的能力,最后经过一些实践,获得更深刻的历史感悟,通过以上这些办法,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能力,从历史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猜你喜欢
史料思维能力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