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静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当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很好地互动时,课堂的氛围迅速燃烧起来,教师更有动力去授课,学生也有动力去听讲、去接收,能够主动地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够很好地保证教学的质量。相反的,若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好时,学生不主动参与,教师带不动学生,此时,课堂的学习氛围一片死寂,教师没有动力更好地讲解,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这样,课堂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参与式课堂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加深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交互,通过参与式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和数学知识实现交互,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和应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参与式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参与式课堂中,学生能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而增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
读,是开启性的思想活动。通过阅读学生可直接获得知识。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早读、多读,通过读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那些不善读书的学生,教师应事先给予阅读提纲或加以具体指导,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逐渐养成读书、善问的良好习惯。如代数《分式》的教学,拟给学生的预习提纲:(1)什么叫作分式;(2)分式有何特点;(3)什么叫作有理式;(4)分式、整式、有理式有何区别和联系;(5)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6)怎样求字母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7)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8)怎样求字母取何值,分式的值为零?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文,逐个寻找答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然后对普遍存在疑难问题的题目,如(5)(6)(7)(8)作认真的解答,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双基。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直接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者。
议,是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探讨性的思维活动,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加速完成认识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如讲绝对值后,布置一组练习:求下列各式中字母的值,(1)|a|=3,(2)|a+1|=4,(3)|a-2|=-5。前两题学生几乎都能做对,第(3)题,多数学生答案都是7或-3,个别学生讲无解,这时教师请学生议一议,学生在教师信任、期待的目光下,跃跃欲试,紧接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是任何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所以本题无解。通过议论,学生弄清了问题的实质,主动地获取了知识。
问,即质疑问难。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暴露矛盾,解决矛盾,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数轴时,可引导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数轴的原点、方向、长度单位各是怎样规定的?原点右(左)侧的点表示的是什么数?数轴上的任一点所表示的数在其右(左)侧的点所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若引导学生能够提出这一连串问题,学生对数轴的认识显然是深刻的。
互动性也是课堂气氛保证、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方面。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课堂氛围良好,学生之间团结一致,师生关系友好和谐的班级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成绩的上升空间远远比那些课堂氛围沉闷的大得多。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一个好的课堂组织结构离不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毕竟,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学生与教师配合好,才能够更好地合作。教师给予了学生最大的自主发言权,在旁边协助学生,而学生也虚心向学,跟随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这样,他们有了更大的空间去思考,也将会更大胆地提出问题,思维能力也会变得更为活跃。
综上论述,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意识的培养的任务是艰巨的,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努力才能达成的。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借助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者的身份,采取一切办法促使全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地参与中逐渐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使教育发挥其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