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琳丽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已经普及到小学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是小学生直接感受信息技术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力不足的因素影响,对于过于抽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可视化工具对于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也不同,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存在差异。差异的存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了解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跟上教学进度,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也要同时兼顾。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应用可视化工具可以很好地弥补学生理解力方面存在的缺点。
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息息相关。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效率都是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因素。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帮助提高学生理解力和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可视化工具教学具有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流程清晰的特点,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具有化繁为简的功效。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是充分发挥了它的强大功能。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学生的实操技能不熟练。简化教学流程是增加学生实操时间的有效措施,而简化教学流程需要用可视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中的PowerPoint软件为使用者设计了二十多种形式的流程图,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流程图。流程图具有简洁明了、直观、清晰的视觉效果,通过流程图的应用,教学内容可以极大地简化,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结构认识。
例如《计算机的启动》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流程图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关于计算机启动过程的流程图。计算机的启动流程包括“开显示器——按主机上的power按钮——进入Windows”界面三部分,为上述流程设计简洁美观的计算机启动过程流程图,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合作制作计算机启动过程的流程图,并且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流程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如显示器功能、Windows界面布局、关闭计算机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就计算机启动流程图举一反三制作关闭计算机流程图,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的启动》课程内容的理解。
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强大作用,是一款简单却高效的教学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视化工具,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更加高效。
例如《画图——画房子》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画房子的思维导图。制定画房子任务、画房子计划、动手画房子、检查结果、评价反馈、交流讨论的思维导图。并且让学生在画房子的过程当中完善改进既定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升创造力。教师也可以就“房子”的颜色、装饰、形状、组成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发散方向,“颜色”是红、黄、蓝还是白,“形状”是圆、方还是扁,“组成”有门窗还是地板。在制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不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散。
概念图具有清晰的层级关系,概念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的认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概念图的方法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在教授《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概念图的形式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概念图进行授课,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概念图。教师可以使用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结合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内容现场演示绘制概念图的过程,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和功能应用概念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让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教师也可以制作名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小知识”的电子小报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电子小报概念图。在学生制作概念图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要为学生提高充足的素材,为学生创作概念图提供技术支持,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概念图带来的益处。
总之,可视化工具类型复杂多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可视化教学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提升学生创造力。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增加学生实操机会方面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