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有苟
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传播信息的过程人类并不陌生,而这些载体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与多媒体应用紧密结合,多媒体与教学的结合利用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增添课堂活力,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动力大增。初中学科特点突出的当属语文,多媒体与课堂的结合进一步表现语文学习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课文内容在视频图像等的帮助下,更易被学生吸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比如,在电脑与投影仪的配合下,课堂知识点更直接且易懂地让学生了解。语文课堂学习中,古代文学的学习必不可少,以古诗为例,当诗人将心中的万分豪情隐匿于文字中,千年后的我们单凭几个文字,很难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气势。尤其是处于懵懂时期的初中生,对于抒发情感的古诗更是难以体会。但若此时教师给他们播放一段相关的纪录片,学生就可以感受到诗人那气宇轩昂与豪情壮阔,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诗歌。
在生活中感官刺激非常重要,与纯抽象画面相比,多媒体更能促进人认识新鲜事物。所以在多媒体课堂上,音频成为主要选择对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材中许多近代散文颇有深度,如朱自清的《春》,其充沛的情感确令人难以一次性看出作者感情。若此时授课者将课文朗诵专业录音给学生听,就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情。
初中语文学习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授课工作,课后也需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盘,这样双方的教学相长,是让教学成果丰富的条件之一。所以课堂上教师讲述完课文内容,可以布置相关作业,如制作PPT,更多的以图像形式复述课文。同时这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更有甚者,借此也明白了自己对阅读的爱好。如叙事性较强的诗词——《木兰诗》单单通过文字学习,容易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但若教师授课中让学生看到相关图像,不但使课文内容清晰,还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既使课文讲解增添许多趣味性,也提升了课堂活力,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
通过课件中的音频、视频等,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初中语文课文的意境美。这样既让语文课堂有了自己的特色,也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学习大大区别于其他科目,数学课堂更多的是通过枯燥演算得出结果,理科学习的科学实验才是重点,而语文学习内容更多的是生动形象的诗歌和充满意境美的散文,所以语文学习不能单单让学生依靠文字理解,尤其是人生哲理,理解力不高的初中生更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类的东西来理解。
中华文字的美妙之一当属音韵美,在语文课文学习任务中,阅读课文流利而感情饱满也是重点,这样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情调。可是初中生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其心智也未发育成熟,难以与作者感同身受,甚至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而现代的音频技术可以让学生有条件体会到文章的感情色彩,促进其对课文情感的正确把握,这样也令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更富有感情色彩。初中课文不乏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就是一篇充满人文情感的诗歌,其诗歌朗诵注重利用语气,节奏加上适当的停顿烘托诗人的情感。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听课文专业朗诵的音频,有助于学生增强印象。
与旧式课堂相比,教育改革后的新式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更符合人性化需求。要抛弃死气沉沉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并自行投身于课堂,与教师积极互动。多媒体作为新式课堂的一大特色,在活跃课堂气氛上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快速地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课,甚至乐于回答问题。因为此时的学生受到图像、音频等静动态的刺激,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足以让他们专心上课,并为其提供舒适的接受知识的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德智美的目的。
故此,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多媒体,极大地彰显出学科特色。现在包括未来几年,教学水平的上升,离不开这些科技的帮助。虽有电子设备的帮助,使教师课堂的准备工作减轻了,但是不能因此而松懈教学任务,仍需提高精神来备课,掌握好多媒体技能,才能确保课堂完整而高效地输出。越多的教学经历和授课经验,教师才能从中吸收到多媒体的精华,改善课堂效果,改变授课方式,更新教学理念,甚至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更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