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魁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外科/骨伤科,河南 鹤壁 458030)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临床研究证实,股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的发病率中可占到6%左右[1],股骨是下肢主要负重骨之一,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极易导致下肢畸形,严重影响下肢功能。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案,能够快速而有效的将骨折处复位固定,改善预后。但是,由于手术方案较多,临床上对于何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更佳并无统一定论。本研究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97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2~64岁,平均(42.93±4.3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9天,平均(4.91±0.51)天;骨折AO分型为开放性骨折12例(分型为Gustilo Ⅱ型),闭合性骨折36例;C1型11例,C2型17例,C3型20例;受伤原因为坠落6例,砸伤11例,车祸31例。观察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23~63岁,平均(42.99±4.4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9天,平均(4.89±0.49)天;骨折AO分型为开放性骨折14例(分型为Gustilo Ⅱ型),闭合性骨折35例;C1型13例,C2型15例,C3型21例;受伤原因为坠落8例,砸伤13例,车祸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体格、X线、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符合股骨干骨折诊断标准[2],均为新鲜单侧骨折,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手术禁忌症,依从性差合并精神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神经受损症状,Gustilo Ⅲ型骨折。
对照组给予患者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取平卧位,以骨折为中心,做一长约25cm切口,将阔筋膜切开,分离股外侧肌,将外侧肌间隔剥离,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应用拉力螺钉将骨折处暂时固位,置入钢板并使用4 根螺钉进行固定,确认骨折复位情况,创面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观察组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麻醉方法及体位同对照组,于大转子处做一9cm左右切口,于臀肌间隙进入梨状窝,C型臂X线透视下使用骨锥钻透骨皮质,扩髓,插入髓内钉,连接瞄准器后锁定近远端锁钉,明确固定、复位情况,创面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两组均留置负压引流,缝合切口,术后将患肢抬高,术后24h引流量小于50mL或引流管留置48h后拔除,隔天进行股四头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依据愈合情况选择负重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Merchan 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
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优:两侧小腿等长,能够正常行走,无疼痛,X线显示解剖复位连号,两侧膝关节屈曲度差小于10°,两侧踝关节伸屈度差小于10°。良:下肢短缩小于1cm,能够正常行走,偶有疼痛,X线示成角畸形小于10°。可:行走距离受限,疼痛明显,下肢缩短1~3cm,X线示成角畸形10°~20°。差:行走时需要拐杖辅助,疼痛明显,下肢缩短大于3cm,X线示成角畸形大于20°[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切口长度(cm)组别 例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 48 115.65±11.39 26.31±1.31 419.13±44.11 18.36±2.16观察组 49 101.03±8.89△ 9.11±0.58△ 350.12±25.65△ 14.41±1.68△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出现内固定断裂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4.08%;对照组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3例,切口感染4例,内固定断裂3例,并发症发生率20.8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66,P<0.05)。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例(%)
强大的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是导致股骨干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主要以粉碎性骨折及横型骨折最为多见,交通事故、工农业、运动外伤、坠落等是引起骨折发生常见危险因素[4]。股骨干是机体内强度最高、最为粗壮的管状骨,是机体的主要负重骨之一。因此,其骨折的修复直接影响患者后续生活。
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干骨折最为常用术式,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将桥接锁定钢板与螺钉通过动力加压锁定,形成一种稳定的支撑角度,以达到恢复解剖复位的效果,术中操作时视野开阔,操作简便,简单易学,普及率高[5]。但是,由于切口较长,术中剥离软组织的范围更为广泛,极易对周围神经、血管组织造成损伤,增加术中出血量,创伤较大,影响术后康复进度,且术后并发症较高,临床分析认为这与应力遮挡、自身强度过大有关[6]。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速度较慢,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对周围神经、血管、软组织损伤小优点,更为符合微创原则,同时其固定方式不同于传统钢板内固定,通过轴向型弹性内固定,对骨折部位旋转的控制更为有利,在保证局部稳定性的同时,显著减少应力遮挡影响,更有利于骨折端应力传导,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痂生成,减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7]。张东伟[8]通过比较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40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证实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与其研究结果一致。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不适用于股骨干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型,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及禁忌症;术前应明确检查结果,明确髓腔狭部的准确数据,避免发生术中过度扩髓情况;术后应依据骨折愈合进度选择负重时间,避免过早负重,最大限度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低的优点,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膝关节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