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萍
博山,鲁菜的发祥地。素有“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的民谚。博山菜不论在家常菜还是宴席菜上都下足了功夫,尤其“年下菜”更为丰盛讲究。
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九,父亲一早就去取回提前预订好的猪肚子。先用清水泡洗干净,再用盐、醋反复搓洗去腥。大锅加足水把改刀好的猪头肉焯洗干净后,酱油、盐、葱姜腌渍入味。把猪肚内装满腌好的肉块,重要的是加莳萝子提味,用削尖的筷子当针把肚口的皮交叉扭插严实,然后放进酱汤锅里煮。父亲还会在肚皮上扎几个小孔,预防气大涨破。
煮制时阵阵肉香、酱香和料香就会把我引到厨房门口。看我如馋猫的样子,父亲就笑着指派我把石榴树下的石桌擦洗干净,并允诺做好板肚后,让我第一个先吃。这张石桌是我们家春、夏、秋在院里吃饭的餐桌,也是我们姊妹写作业的书桌,又是我们冬天堆雪人的底座,还是父亲做板肚的案板。豬肚子煮好了,父亲用两块干净的细笼布,把圆圆的肚子包裹住,放在石桌子的菜板上,再盖上一块板子,然后轻轻地压上一块平整的小青石。猪肚子在青石的压力下,慢慢变成一个大圆饼,这时父亲就会再换上一块重一些的大青石,然后让猪肚子在青石和菜板的挤压下,在寒冬腊月的天井里待上一宿。
板肚从原料选材到成品上桌,制作流程繁复、成本高,煮制时间短了,则火候不到;时间长了,又怕猪肚子涨破。压制冷却时,青石分量轻了,压不结实,影响口感;青石分量重了,又怕把猪肚子压开裂,并且对于气候场地也都有一定的要求,一个完整上乘的板肚,需要厨师有足够的经验才能掌握完成。但其只能作为凉盘或拼盘上席,因而许多饭店、熟食店并不热衷此菜。而对于居住楼房的人家来说,想要做好这道菜,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早上,搬开青石,深褐色结结实实的大圆板肚就压好了。年三十晚上父亲用力切下一小块(长条),再切成薄片,就装盘上桌了。薄薄的板肚,肉皮层次分明、紧固不散,光泽亮丽,夹一片放进嘴里,筋道醇香、咸香味美,一股浓浓的“父亲味儿”!
那个时候年龄小,只以父亲会做板肚为荣,却没想到给父亲打打下手,去学习学习。今天,在写这篇小文时,感觉需要绞尽脑汁去极力回忆,才能把板肚的制作过程写个大概。由此喟叹,现在生活的快节奏,各种食材的丰富,还有各种借助机械制作的便利,那些费时、费力、原始、纯然的老传统菜,正在渐行渐远。
昨天为了重温板肚的味道,跑了好几家肉食店,购得一块板肚。“曾经沧海难为水”,任是什么样的板肚,也没有浓浓的“父亲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