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观察

2019-04-06 08:02王彦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升阳经颅动脉血

王彦峰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灵宝 47250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一种因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诱发病变的脑血管疾病,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由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后动脉3部分组成,主要为小脑、脑干、海马、脊髓、丘脑、枕叶等部位供血,易引起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3.67±8.71)岁;病程2~12年,平均(5.17±1.25)年。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3~87岁,平均(52.89±8.65)岁;病程2~11年,平均(5.02±1.1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神经病学(第3版)》[2]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相关诊断标准;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④为急性发作期;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③神经异常,不具认知能力;④药敏试验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44)5mg,日1次。

观察组加用升阳活血汤治疗。药用葛根30g,威灵仙20g,当归12g,牛膝12g,姜黄12g,菊花12g,地龙12g,白芍12g,川芎12g,天麻10g,红花10g,水煎,日1剂,日2次,分早晚温服。

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①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症状从头晕、头身困重、目眩改善情况,根据症状轻重分别记0~3分,分数越低表明症状越轻;②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有改善,反有加重趋势。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头晕 头身困重 目眩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 2.71±0.24 0.65±0.05 2.75±0.51 0.54±0.13 2.57±0.41 0.83±0.17对照组 51 2.68±0.21 1.16±0.15 2.74±0.49 1.87±0.31 2.54±0.35 1.65±0.24 t 0.672 23.035 0.101 28.255 0.397 19.911 P 0.503 0.000 0.920 0.000 0.692 0.000

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cm/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cm/s,±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1 27.16±4.17 35.05±2.28 11.856 0.000对照组 51 26.98±4.06 30.32±2.17 5.181 0.000 t 0.221 10.732 P 0.826 0.000

6 讨 论

研究表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因脑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高等多种因素引起,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或形成微血栓,继而阻碍脑部血流供应,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血流阻力,降低脑组织血液灌注,最终导致前庭功能异常导致眩晕[4]。盐酸氟桂利嗪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用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的重要作用。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年高肾亏、情志不畅、病后体虚、瘀血内阻为主要病机。病位于头窍,且与肝、肾、脾三脏病变相关,其中肝肾阴亏,而致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而致眩晕。因此治疗主要以升阳活血、祛瘀通络为主要原则[5]。升阳活血汤方中葛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红花活血祛瘀、通经络,当归活血补血,天麻熄风止眩,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威灵仙通络止痛,地龙平肝止喘、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通经络、升阳行气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指出,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微循环作用,利于促进脑部供血,改善眩晕症状[7]。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促进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升阳经颅动脉血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疏风升阳治失眠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