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崴
摘 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秦皇岛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其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相应需求,只能通过市场导向,鼓励本地企业到京津布局总部或研发机构,借助京津的人才优势,搭建企业面向其他区域及海外的拓展平台。为了补齐这一短板,驻秦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将理论教育与涉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跨文化知识结构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创新型涉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高等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涉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近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正式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2018-2020年)》。根据协议内容,京津冀科技部门将通过深度对接合作,促进三地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协同推进。秦皇岛作为重要节点城市,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优势、精准对接、务实融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随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鼓励本地企业到京津布局总部或研发机构,借助京津的人才优势,搭建企业面向其他区域及海外的拓展平台。为了补齐这一短板,驻秦高校在《纲要》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讨创新型涉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高等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需求。
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纲要
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之一,通过拓展合作交流领域,丰富项目合作载体,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和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解决三地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人才政策对接不畅等问题,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真正实现三地人才政策同步、专家人才资源和信息共享共用,加快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
二、秦皇岛市涉外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秦皇岛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目前的技能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相应需求。驻秦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陈旧,没有根据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及时进行调整,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较落后,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方式不更新。
(一)培养目标较落后。目前各高校的培养目标还局限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各专业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适应各行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首先,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主次不分,涉及面广,不够精深;其次,缺乏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和秦皇岛区域经济定位相统一的特色课程。
(三)实践方式不更新。目前各高校的实习方式以顶岗实习模式居多。这种实践方式导致学生理论强,技能弱,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
三、京津冀协同创新背景下秦皇岛市涉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
(1)核心素养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9大素养。
(2)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适应涉外技术工作需要的,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社会责任、国家认同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创新型涉外技能人才。
(3)课程设置
①基本能力与素质:职业语言能力课程、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和获取信息能力课程
②专业能力与素质:各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
③人文素质: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课程、公关能力与素质课程和文化艺术修养课程
(二)采用工学结合组织涉外实践
(1)工学结合基本内涵:工学结合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工学结合实踐模式
①项目驱动模式:驻秦高校可与京津冀区域内的企业进行协商,就具体项目进行合作,来调整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②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在完成基础技术课学习和教学实习之后,可到专业对口的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③订单式模式:驻秦高校可根据京津冀三地企业的用人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以就业为导向,在师资、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四、结语
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背景下,驻秦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通过设置基本能力与素质课程、专业能力与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采用项目驱动、顶岗实习和订单式的实践方式,将理论教育与涉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跨文化知识结构和交流合作能力的技能人才,从而提升秦皇岛市技能人才综合素质,为高校和企业培养面向海外技能人才提供可行性依据,以实现高等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迎红,张秀梅.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民论坛, 2015(12).
[2] 张宇敬,许美玲,臧丽娜,刘敏.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