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德
白米斜街在什刹海东南岸,这是条明朝就有的胡同。早年这里曾有座白米寺,胡同由此得名。胡同里的11号,八字门墙,广亮大门,门楼上的木雕保存完整,这里是张之洞的故居。全院两进,院落间有抄手回廊连接。建国后成了普通民居,东侧花园里的假山、水池、楼阁、石桌石椅、凉亭等等早已不知去向,但房屋保存尚好。
张之洞故居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生于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宁津),卒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张之洞是个天才的“读书种子”,他9岁时就熟读四书五经,13岁考中秀才,16岁为解元(乡试举人第一名),27岁为一甲进士(探花)。他堂兄张之万是道光丁未科状元。兄弟鼎甲,在科举史上极为罕见。张之洞30岁钦差典试任浙江乡试副主考。33岁成为从四品,相当于今天司局级的内阁侍读学士。
张之洞为湖广总督时,行辕设在江夏(湖北武昌)。当时只有16岁就考中举人的梁启超前去拜会张之洞。张之洞认为梁启超可能是个少年躁进的狂生,不会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便写出一副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写罢吩咐中军:“对得出下联便见,对不上来,就让他回去好好读书。”梁启超看罢,立刻提笔蘸墨,一挥而就,对出下联道:“三教儒在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先,不敢在后。”面对这不卑不亢的下联,中军一时瞠目结舌,忙不迭将梁启超迎进辕门。
光绪初年,一群青年进士肆无忌惮地议论朝政,往往对执掌柄权的大臣无情攻击。人们称他们为“清流派”,张之洞就是清流派的首领。与陈宝琛、黄体芳、宝廷并称为著名的清流派“翰林四杰”。
张之洞45岁那年(1882年)任山西巡抚,是从二品的官阶,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了。他上任后,设立了洋务局,计划开探铁矿,向外国购枪械。1884年,他升任两广总督,中法战争中他重用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他从英国购买织布机1000台,办了织布厂、枪炮厂,他成了中国工业和军事现代化的先驱。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兴办商务学堂、水师学堂等。成立了湖北纺织局、汉阳钢铁厂和汉阳兵工厂。他修铁路,练新军,无意之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启动了前奏。张之洞兴办洋务很不容易,当时从朝廷的权贵到底层的百姓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睹电杆而伤心,闻铁则掩耳”的社会大环境里,仅凭他的魄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非凡的上下融通能力。1898年,张之洞写下了四万言的《劝学篇》,倡导“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慈禧太后倚仗着义和团声威,于1900年6月21日,与英、美、法、德、日、俄、意大利等11国同时宣战。张之洞根本不相信义和团吞符念咒不惧洋枪的那一套。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合,拒绝朝廷的“乱命”,实行“东南互保”,维持了长江流域的秩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被任命为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教育部)。1907年10月,张之洞病逝于白米斜街寓所,谥号“文襄”。
张之洞临终之前,已经预感到清朝将亡。对前来探病的老友陈宝琛叹息地讲朝廷和摄政王载沣“盖冀一悟未能也”。果然,张之洞死后两年多,清朝就灭亡了。
有人写对联嘲笑张之洞“起居无节,号令不行;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显然是政敌对他的人身攻击。不过他确实是兴居无时。他一般是下午两点睡觉,晚上十点起床,习惯于夜里办公。1903年,张之洞从湖北进京途经保定,袁世凯设盛宴款待。祝酒时,张之洞竟坦然酣睡,袁世凯以为他有意让自己难堪,拂袖而去。
张之洞病危时嘱咐儿子们,“勿负国恩,勿堕家学,心明君子小人交利之辩,勿争财产,勿入下流。”并让儿子诵读他写给朝廷的“遗折”。
白米斜街11号并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的拆迁方兴未艾,随时有被拆除的可能。张之洞是中國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影响非常大的人物,他的故居又恰在什刹海附近,大概不至于被拆除吧。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