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回首走过的10年,沈阳铁路实验小学从一所普通的学校成长为全国知名数字化特色学校,包含了诸多的因素。但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行动”。一张张沉甸甸的成绩单和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还有家长的口碑,这是对“行动”与“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当10年的时间悄然逝去,留下的就是过程中的幸福与辛苦,还有学校的成长与蜕变。
以创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当我们还在谈论未来的时候,未来已来;当我们还在讨论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新焦点,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只有以创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
教育,既需低头拉车,也需抬头看路。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和未来,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更在于解放和发展人本身,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未来,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场所,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由此,沈阳铁路实验小学确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办学方向,掀起了智慧化校园的数字风暴,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中小学教育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借力网络、数媒,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品质,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依托大数据,开展多元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了校园全面智能化。
学校认为,课程改变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在未来的时代,人工智能必将加速引发教育的深度变革,人类更需要发挥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面向未来,首先改变的应该是课程。
“编玩边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从2016年开始,沈阳铁路实验小学在创客社团的活动中,开设了以动漫设计为代表的图形编程课程;以3D打印、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计算编程课程;以乐高、魔线连玩为代表的开源硬件等社团活动,在“编玩边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发展创新思维。这些课程,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起,在教师的帮助下,渐入佳境,完成了多个创意作品。
2017年,学校以信息技术为特色和手段,完善了校本课程的研发。有语言与交流课程、逻辑与思维课程、科学与探索课程、艺术与体育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
在逻辑与思维课程体系中,三年级开展全员普及的编程教学,实现了编程要从娃娃抓起,在四、五、六年级,针对学生兴趣特点,开展更高层次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项目式学习。比如,以传统与未来为主题的STEAM课程体系,让京剧和创客进行一场美妙的邂逅。
学校根据参与创客活动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认为完成这些京剧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脸谱的弧度、头饰的不规则图形、乐器的拼插安装等。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运用美术、数学、音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不断尝试、否定、再尝试,然后得以圆满解决。再比如,制作乐器过程中,学生发现六棱柱的底面与侧面不能完全契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发现六棱柱分为直六棱柱和斜六棱柱,直六棱柱中正六棱柱制作起来底面与侧面数据最容易契合,斜六棱柱底面边长和侧面边长不容易契合,数据多一组,制作麻烦,插进去准确度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完成了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也感受到了数学的生活化与实用性,从而实现数学与创客的整合。
学生在创客活动中,从模仿到设计完成,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再迁移到其他作品的制作中,形成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进行一场教学行为的革命
早在2009年,学校就以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作为方向,推行“导助拓”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前置,设计导学案。课上助学、课后拓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过程。2013年,学校把数字化教学的理念与之相融合, 摆脱了传统教室在功能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和局限,教学空间更加自由开放。
2018年5月,学校学生京剧作品面向和平区进行展示,孩子们和机器人共舞,脸谱戴在脸上,京剧乐器和头饰成为了道具,空城计玩得不亦乐乎。京剧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来到课堂上,又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一件作品在展示中熠熠生辉。
在教学实践中,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们喜欢的课堂?如果能够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眼神、激情飞扬的表达、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学生成长的乐土。课堂重构,进行一场教学行为的革命。
沈阳铁路实验小学的课堂有些不一样,学生可以随时上网,随时互动,在创作中勾画、拖拽,然后再投到屏幕上。这样因材施教式的学习,学生很喜欢。
在导学环节中,学生“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自学程序。学生根据上传到沈阳市人人通空间、学校网站、OA管理平台、优酷视频上的微课、电子书以及教师设计的学力单等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自学后,学生将收获和疑问上传到互动学习平台上,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答疑。
學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交互与链接网络课件等资源完成对课本知识的深度学习,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共同研究并解决问题。在课后,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总结拓展,完成了对知识的运用和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内容的设置上,重点是让学生主动探究一些开放性题目,将知识转化为素养。学生可以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自己做微课,可以将拓展学习的资料、心得体会发到班级网页的学生空间,进行资源共享。
2018年6月,沈阳铁路实验小学与河北街分校开展集团教学大练兵活动,面向全区展示,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以同步或者同频的方式,推进了导助拓教学模式与数字的深度融合。两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实现空间上的对接,隔空对话。师生可以跨地域坐在同一节课堂里上课、评课,互通有无,扩大了学习共同体的范围。
“数字化”实现办学影响力
評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是数字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评价软件即时感受评价结果,同时可以进行大数据累积分析,使评价过程便捷高效。即时评价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直观地分析统计,测试答案提交后,系统会即时生成统计分析报表,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科学地分析个体和群体的发展趋向,及时引导和修正。这种科学的数据,给予了学生精准的定位,这种科学的数据,让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利用阅读平台的直播功能,学生、教师、家长都可以及时参与评价与互动,形成多元、趣味、便捷的评价方式。学校推出“书香校园,阅读经典21天阅读习惯养成计划”活动,专门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开展零起点综合阅读学业测试。学生通过手机、PC、移动终端、纸质等进行阅读或听书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平台上为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图书推荐。通过后台数据对参与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家长、教师、班级进行表彰。同时还有读书分享活动,大家可以将自己的读书感悟、体会以各种形式呈现。
每到学期末,在线平台上就会有直播开播,直播就是孩子们测试活动的开始。教师的评语、家长的点赞、同学们的鼓励会让学生产生由衷的自豪感。这个舞台的搭建,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同时也让他们增强了自信。直播的准备过程就是孩子们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有的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也有独立完成的。任务驱动、团队合作将知识、技能、情感相互交融。体验换来了美好的感受,孩子们变成了班级的“小网红”。
有教育专家说:一所优质学校最大的价值不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是根植沃土、辐射出办学效益最大化,实现办学影响力。沈阳铁路实验小学数字化教学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科技司授予“全国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2018年,学校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案例示范学校”。
近年来,学校创造了多个殊荣。2017年10月、11月,学校连续两次承办全国现场会,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余名中小学校长与骨干教师参加会议。在全国信息化展示会上,沈阳铁路实验小学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交流学校;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评选中,沈阳铁路实验小学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入选的基层学校。2017年,在辽宁省信息与通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创新展示评选活动中,沈阳铁路实验小学数学教研团队荣获省教改创新团队一等奖,是沈阳市唯一获此殊荣并展示的学校。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铁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