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宇
【摘 要】随着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学教方式变革研究全面开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参与STEM游戏的意义,提出以“体验、探奇、挑战”为核心的寓乐于玩、寓趣于玩、寓竞于玩的幼儿STEM游戏“活力三玩”实施策略。通过幼儿STEM游戏的开展,让每位幼儿都喜欢数学、爱上科学、运用技术、乐玩工程,发展综合理工素养,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幸福成长。
【关键词】幼儿;STEM游戏;活力三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2、03-073-04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融合的趋势,科学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工程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蕴含着STEM教育的机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最佳方式。幼儿STEM游戏能让幼儿体验数学、科学的有用和有趣,感受技术和工程的奇妙与强大,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涵养科学品质,启迪智慧、发展能力、培养综合理工素养,让幼儿乐玩好学,益玩趣学。
幼儿参与STEM游戏的重要意义
STEM教育源自美国,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强调通过工程为核心的设计和制造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1]STEM游戏是将四门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形成的跨学科融合游戏。
让幼儿在STEM游戏中与深度体验相伴。幼儿学习源自生活,他们在STEM游戏中更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操作体验、交流体验、空间体验等。这些深度体验是其他游戏所不具备的。
让幼儿在STEM游戏中与童趣探奇相遇。幼儿在STEM游戏中会遇到各种有趣现象,既满足好奇心,又增强探究欲,感受前所未有的趣味,促进幼儿综合理工素养的萌发。
让幼儿在STEM游戏中与竞赛挑战相随。随着幼儿竞争意识萌芽,STEM游戏为其发展提供了平台,幼儿通过单人挑战,小组角逐,团队竞赛等方式感受参与竞赛的心跳和主动挑战的乐趣。
幼儿STEM游戏的“活力三玩”实施策略
玩是幼儿的权利,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幼儿STEM游戏的“活力三玩”是指:寓乐于玩,寓趣于玩,寓竞于玩,三者相互关联、紧密联系,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学同步,玩中乐、玩中学。
1.寓乐于玩——“体验·乐玩”策略
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的学习依赖的是动作、是情景、是亲身的体验。[2]幼儿在STEM游戏中体验探究快乐,发展创玩能力。
(1)愿景确立:玩学同步,乐做善思。通过幼儿STEM游戏实践,让每位幼儿都在做、玩、想、说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懂得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积极思考,大胆设计与制作,获得丰富体验,快乐创玩。
(2)内容研发:身心参与,感受精彩。幼儿间个体差异明显。“体验·乐玩”游戏内容研发主要针对能力水平相对较弱的幼儿,开发难度相对较低的STEM游戏内容,满足这些幼儿的游戏需求,重视幼儿的愉悦情绪体驗。我们开发了:美食类、建筑类、材料类、生活类等“体验·乐玩”游戏内容。
(3)路径创生:环环紧扣,思行并进。幼儿STEM游戏的开展通过营造场景,将游戏与生活体验链接,通过尽情选、换着玩、静静想、大胆做等玩、变、思、行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让幼儿思维与行动并进,在环环紧扣的游戏中乐此不疲,运用经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验游戏乐趣,提升科学理工素养。
(4)风采展示:技术融入,亲历过程。教师通过手机短视频、专业录像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记录幼儿参与STEM游戏的体验过程,作为幼儿风采展示的依据。“体验·乐玩”游戏风采展示有两类:一类是视频再现。通过短视频即时再现、班级特色活动中主题性视频再现、家长会中展示性视频再现等方式,加深幼儿的愉悦感受。另一类是符号再现。通过师幼简笔画再现、关键信息录音再现、幼儿图形语言再现等方式,帮幼儿回顾快乐体验。如幼儿STEM游戏《做积木》中,教师将幼儿在制作自己设计的圆角积木时从不会到会,这一学习体验过程用视频记录,通过视频片段式回放和介绍,帮幼儿回顾快乐体验。
2.寓趣于玩——“探奇·趣玩”策略
幼儿对生活中奇妙的事物或现象充满兴趣,幼儿STEM游戏以趣引玩,寓趣于玩。
(1)愿景确立:玩中创想,探中启迪。在STEM游戏中营造幼儿自主学习、自由思考、自信表达的游戏氛围;提供多种低结构游戏材料;创设尊重差异、支持鼓励、协同探奇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与材料自由对话,充分操作,发现新奇好玩的现象,萌发创意,使幼儿玩出水平与智慧。
(2)内容研发:趣味链接,以奇为引。“探奇·趣玩”游戏内容研发,是将生活中有趣的事件和现象引入游戏,将数学、科学、工程、数学等多方面内容有机融合,让幼儿STEM游戏充分体现童趣性,满足能力水平较高的这类幼儿的游戏需求,研发情感类、童真类、数字类、结构类等“探奇·趣玩”游戏内容,如表1所示。
(3)路径创生:两两携手,材料对话。幼儿大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幼儿STEM游戏“探奇·趣玩”路径能满足幼儿既想探索又有些胆怯的心理,结伴游戏能激发这类幼儿的参与愿望,当幼儿两两携手、共同融入游戏情境时,他们将在“携手同行、深思精选、多维探索、凝心反思”的游戏路径中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分析材料并充分对话,解答困惑,感受游戏的奇妙和有趣,如图2所示。
(4)风采展示:静态展示,分析异同。幼儿在“探奇”过程中,面临以往没有遇到的问题,这时教师给予幼儿更多探索时间,并运用相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幼儿的“探奇”过程,通过“我的风采墙”“快乐小展台”“巧手体验盒”等平台,静态呈现作品,展现幼儿的“探奇·趣玩”风采,并鼓励其他幼儿猜测操作最终效果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如幼儿STEM游戏《三角塔》中,教师将操作照片静态展示在风采墙上,让幼儿猜哪个三角塔最坚固?当硬币成功站在三角塔上时,幼儿情不自禁欢呼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寓竞于玩——“挑战·竞玩”策略
幼儿STEM游戏改变传统的学教方式,让幼儿通过团队间的合作与挑战,尝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愿景确立:玩中竞争,勇于突破。幼儿STEM游戏强调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数学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工程为核心的设计和制作活动,解决问题。在完成STEM游戏的“挑戰”中,幼儿间激烈竞争、勇敢突破自我,不断地靠近并刷新自身最近发展区,其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品质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2)内容研发:多面解读,四度融合。幼儿STEM游戏“挑战·竞玩”内容主要针对部分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研发。这些幼儿喜欢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设计的幼儿STEM游戏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四门学科内容充分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充满新意和挑战。开发了行动类、解图类、制作类、设计类等“挑战·竞玩”游戏内容。
(3)路径创生:任务驱动,团队协作。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挑战更能激发其参与积极性。将STEM游戏设计成一系列真实任务,幼儿自主组队,共同完成。通过经历融入氛围、发现问题、勇敢挑战、体验成功等过程,充分感受乐趣。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运用经验解决问题,还通过同伴交流,促进思维发展和协作能力提升,如图3所示。
(4)风采展示:对比呈现,发掘亮点。幼儿STEM游戏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大胆挑战,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挑战成功的乐趣,教师在游戏中引发幼儿良性竞争,鼓励幼儿通过竞争挑战自我。通过“个人对垒”“组间抗衡”“联盟对决”等动态对比呈现方式,帮幼儿发掘自身及同伴的操作亮点,感受不同的实践智慧,在愉快的竞争氛围中探究,发展综合理工素养。如幼儿STEM游戏《纸杯城堡》中,通过对比呈现可展示每位幼儿在操作中的亮点,在全班面前展示独特的风采。
幼儿的学习与游戏紧密相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一直在不断实践中。通过幼儿STEM游戏的开展,让每位幼儿都能在体验、探奇、挑战“活力三玩”过程中,喜欢数学、爱上科学、运用技术、乐玩工程,在幼儿园的游戏课程中,发展综合理工素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幸福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美)莎莉·穆莫著;李正清译.早期STEM教学: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整合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华爱华.游戏是什么:培育会学习的儿童[J].幼儿教育,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