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业
(平度市田庄镇张舍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719)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近年来,随着脑卒中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急救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依旧居高不下。据调查显示[1],我国每年突发中风致死患者约为150万,而中风后存活患者约为600万~700万,但3/4的存活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偏瘫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增高等表现,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一致认为,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肢体运动、感觉、认知等障碍。同时,也有学者提出[2],针灸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将以2016年7月—2018年7月为研究时段对中风偏瘫患者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疗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8例中风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MRI、CT等影像学检查,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上、下肢肌力在3级以下,患者及家属已详细了解该次研究方法及目的,自愿参与并配合。该次研究已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不能耐受一定强度康复训练治疗患者;(2)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近期内有脑血管疾病史并造成功能障碍患者;(4)合并肾、肝、心等器官病变患者;(5)依从性差,无法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 13 例,年龄 29~72 岁,平均年龄(54.24±7.68)岁,病程 1~6个月,平均(2.44±1.28)个月。 对照组 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5.56±7.49)岁,病程 1~5 个月,平均病程(2.38±1.3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1)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偏瘫痉挛情况进行评估分级,早期主要以良肢位摆放为主,尽量使上肢处于伸展位,伸展手指、腕、肘关节及肩部,指导患者尽量采取患侧卧位,各关节进行全范围的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指导患者进行多关节、多肌群活动,并根据其耐受情况逐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循序渐进,按摩患者的患肢,由远端向近端;指导患者尽量进行健侧肢体自主活动训练,并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及按摩;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以伸展性综合动作为主体,强调分离运动,坚持由近至远的功能恢复原则,由近端关节逐渐延伸至远端关节。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针灸疗法:根据“曲池透少海、手三里透臂中、曲泽透小海、大陵透劳宫、间使透外关”的原则,给予电刺激治疗,20 min/次,2次/d。对患肢痉挛部位进行艾条熏灸+拔火罐,30 min/次,2 次/d。 选取三阴交、风池、内关、上星、百会、天柱等主穴,曲池、臂中、极泉、合谷、手三里等上肢配穴,足三里、阳陵泉、环跳、太冲、悬钟等下肢配穴,语言障碍患者加廉泉、舌下三针,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数分钟,随后进行局部按摩,20 min/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基本治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肢体、认知、语言等功能障碍基本消失,能够生活自理,不需要他人协助;显效: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轻,部分自理;有效:肢体功能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部分自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三者合计。使用SFMA运动功能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总分36分,分数与上肢运动功能正相关[3]。使用BI指数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分,分数与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4]。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临床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SFMA评分、BI指数等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使用χ2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MA评分及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MA评分及BI指数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SFMA评分及BI指数对比(±s)
组别SFMA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BI指数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15.28±4.45 15.51±3.34-0.241>0.05 28.98±4.14 23.86±3.78 5.325<0.05 44.45±4.25 45.18±5.26-0.629>0.05 84.24±4.98 65.36±5.02 15.569<0.05
中风偏瘫主要是由于中风后脑神受挫、血脉受损、气血偏颇、肝魂统摄失职等导致,肢体功能失用,从而导致偏侧肢体瘫痪[5]。近年来,随着溶栓、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早期血管再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脑功能及肢体功能,但成功率较低,且受到医疗条件、医疗费用等限制,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受益。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综合康复训练,且目前国内专业康复医院数量还不能满足中风偏瘫患者系统住院康复训练,因此,只能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动作指导,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床旁督促情况依赖性较大,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受到临床上的广泛关注,据调查显示,39.00%~41.00%中风偏瘫患者经过针灸疗法干预均能够获得显著疗效,有研究证实[6],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约为85.00%,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神经缺损评分。也有报道称[7],对患者联合应用康复训练及针灸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患者。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MA评分及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提升患者康复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的恢复,与以往相关报道相符。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能够通过穴位刺激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减轻脑血管紧张度,从而促进脑组织功能的重建。由于不同穴位其作用机理也不同,在选择穴位时应根据患者情况科学选穴,例如,针刺足三里能够改善脑灌注量,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刺激内关穴能够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脑细胞自我修复能力;此外,委中、阳陵泉、环跳、外关、太冲也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重要穴位[8]。
综上所述,对中风偏瘫患者应用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整体康复质量,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