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9-04-04 01:05马伟鸽刘丁硕王晓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髌骨假体股骨

马伟鸽,刘丁硕,王晓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河南开封 47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该病好发病于老年人群[1-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本病的手术方法之一,能矫正畸形、恢复下肢功能[3],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的恢复期较长。关节镜手术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该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10月为研究时段,就2种术式的优缺点展开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为对象,均为单膝病变,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49例,男 28例,女 21例,年龄 51~79岁,平均年龄(65.4±4.3)岁;左膝 23 例,右膝 26 例;病程 3~14 年,平均病程(8.1±1.3)年;KOA 严重程度:中度 16 例,重度 33例。观察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7±4.5)岁;左膝 20例,右膝 29例,病程3~15 年,平均病程(8.3±1.5)年;KOA 严重程度:中度19例,重度3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平卧位,股骨近端使用止血带,于患侧肢体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做切口入路,依照髌上囊、髌骨滑车、股骨外侧髁室、外侧股胫关节、髁间室、内侧股胫关节、股骨内侧髁室的顺序进行关节镜下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以及术前的症状体征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如滑膜/滑膜皱襞切除术、半月板修整术、软骨平整术、骨赘磨削术等,最后用3 000 mL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缝合切口,使用绷带加压包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硬膜外麻醉,患侧仰卧位,股骨近端使用止血带,于膝正中做切口,于髌骨内侧进入关节,清理髌上囊、滑膜、髌下脂肪垫、半月板等,切除十字交叉韧带,若内外侧软组织挛缩则进行松解处理,清理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的骨赘。使用髓内定位进行股骨截骨,髓外定位进行胫骨截骨。利用试模调试,达到正常的下肢力线,保持周围软组织的平衡以、屈伸以及内外翻稳定、正确的髌骨轨迹。根据患者髌骨病变程度确定是否需要置换髌骨,如不需要置换髌骨,则清理髌骨周缘增生的骨赘,冲洗骨质碎片后,安装人工关节假体,用骨水泥固定。术中需充分止血,保护血管、神经,复位检查膝关节屈伸情况,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最后缝合关节囊,关闭切口。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估

于术后12个月进行疗效评估,优:步行能力不受限,运动、静息状态下皆无疼痛感,关节周围无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度>130°,能正常下蹲。良:步行能力不受限,运动时有轻微的疼痛感,静息时无痛,关节周围有轻微压痛、无肿胀,关节活动度>100°。可:步行距离不足400 m,运动和静息下关节均有一定疼痛感,有固定压痛点,关节活动度<100°。差:临床症状体征、膝关节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善。

1.4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使用VAS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2个月使用HS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别[n(%)]、(±s)用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优良率对比

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的优良率[n(%)]

2.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s)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92.1±10.5 45.9±8.2 24.275 0.000 275.4±31.3 65.9±9.2 44.951 0.000 15.5±1.9 10.2±1.3 16.115 0.000

2.3 两组的VAS评分和KSS评分对比

术前、术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HSS评分[(±s),分]

表3 两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HSS评分[(±s),分]

组别VAS评分术前 术后3个月HSS评分术前 术后12个月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7.58±1.22 7.44±1.25 0.561 0.576 2.78±0.44 2.61±0.47 1.848 0.068 47.3±5.4 48.2±5.6 0.810 0.420 83.2±5.9 74.3±7.2 6.693 0.000

3 讨论

在我国,60~70岁老年人群中 KOA患者占70.00%左右,KOA多发病于老年人,是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为:关节软骨磨损、变薄、断裂、消失,关节周围骨性关节面磨损、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4]。KOA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局部疼痛、不稳,严重者伴有膝内外翻畸形,其中内翻畸形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节镜下的微创术式多用于早期KOA患者中,其能改变原有的结构不平衡现象,重建新的关节平衡,延缓关节退行性病变[5]。虽然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但是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情严重程度、下肢力线、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患者的体质量、术后康复锻炼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则是当前治疗KOA的最有效方法,也是KOA患者的最终选择,该术式通过置入假体重建正常膝关节解剖结构,恢复下肢力线,改善膝关节功能,改善内外翻畸形[6]。而且由于人工假体十分契合关节面,在植入后能进一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假体过硬导致的关节面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假体时尽可能选择小号假体,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选择股骨假体时主要依据是保持膝关节屈膝时的稳定,不能单纯依靠残留的自然骨尺寸,以免造成膝关节屈膝间隙大于伸膝间隙,导致膝关节脱位[7]。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对照组,但术后12个月的HSS评分、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虽然手术创伤较大,但是更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远期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虽然手术创伤略大,但是远期效果好,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髌骨假体股骨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全髋翻修术后组配式与一体式假体下沉率比较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