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卫
船饰,是舟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船舶出现应运而生。中国古船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航行中的中国帆船除了功能性的桅、帆、舵、锚及上屋建筑等外,最显眼的是帆樯高立,船旗招展,彩绘夺目,动态之美美不胜收,其内涵更是令人浮想联翩。古代造船工匠将绘画、雕刻等工艺美术应用到船舶的装饰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创作规律,极大地增强了船舶艺术的表现力。
古帆船的装饰是船民情感的流露,这些主要反映在木雕饰物、船旗、彩绘图案和吉语等方面。中国古船丰富多彩的装饰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中国木帆船装饰在清代得到完整的反映,海船装饰比内河船更为丰富。
船饰,是人们征服海洋和祈求平安丰收愿望的反映,是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古船民的信仰和习俗的形态在船体的造型、色彩、图案和附加装饰物等诸方面得到了充分地表现,这种表现是人类冲破大自然向海洋进军,并取得海上自由的一种象征。
图1 舟山“绿眉毛”船
图2 清代三桅运输船
中国木帆船的船首两侧,总能见到一对炯炯有光的大眼睛,这就是大船眼,这对白底黑珠水汪汪的大眼睛特别明亮,显得特有灵气。大船眼不是绘上去的平面图像,而是立体雕制成的,当它安装到帆船上,船便画龙点睛般活了起来,航行海中的木帆船有如神龙般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大海之上,神韵十足。
为什么中国古船的船头画有眼睛呢?原来,渔民认渔船为“木龙”,龙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而鱼虾服海龙,木龙可保岁岁丰收,年年有鱼。乘龙闯海、驶风破浪,可保四海平安,“木龙”的眼睛就是龙目,就是船眼,后来货船也装饰船眼。传说,大船眼能观天时识风云,一般渔船船眼的眼珠向下,为观察鱼群;货船船眼朝前,为观察航向,多么美好的愿望!更有甚者,以为官船船眼向上观天,以表地位高贵,这可能是后人的推测之言。“绿眉毛”是浙江省的名船之一,在船头的船眼上方有条绿色船眉(图1),舟山清代三桅运输海船的船眼眼珠向上(图2),清代广东红头船在舷墙前端漆红色,一对船眼神目有光(图3),《唐船入津之图》中的清代海上运输船的船眼格外显目(图4)。
关于大船眼的动人传说,最著名的是“渔家姑娘抹鱼泪”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户渔家,父女两人捕鱼为生,相依为命。渔夫忠厚勤劳,女儿聪慧善良,过着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有一次,渔夫出海捕鱼,网到了一条形状古怪的大鱼,它有着一双特别灵敏的大眼睛。大鱼因离开了大海显得特别伤心,目不转睛地盯着渔家父女,最后竟然两眼直流眼泪。善良的渔家姑娘很同情它,一边心疼地给它抹干眼泪,一边抱着它送还大海,此时,渔家姑娘不经意间用抹了大鱼眼泪的布擦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忽然,她觉得自己的眼睛变得特别的明亮,竟能看透海底,观察到鱼群和暗礁。从此,这位渔家姑娘有了一双神眼。她带领和指点渔村渔民出海捕鱼,网网必满,每每满仓而归。后来,村里渔霸得知此事,就仗势欺人诬告渔家姑娘是海妖,把她抓起来关入土牢,威逼她说出“神眼”的秘密。渔家姑娘坚决不从,但她也很清楚,渔霸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于是毅然地把自己的双眼挖了出来,请父亲放到船头上,继续为渔船引航,这就是传说中大船眼的由来。
由于船首饰有船眼,使船舶外观亮丽、多姿,因而深得船民们喜爱。制作大船眼十分讲究,大多以樟木为料。木帆船建造中,钉大船眼如同铺设龙骨一样,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按鲁班师傅斗鲨鱼后留下的规矩,钉固大船眼的铁钉一般为三枚,船大的也有钉五枚的。其中有一枚铁钉非同一般,它必须钉在规定的位置:渔船必须钉在靠大船眼下方的部位,而其他船就钉在靠眼睛前方的位置。
钉大船眼需要选吉日良辰,并在潮水上涨时,方可进行。届时船主设台点香烛、烧纸钱、放鞭炮,热闹非凡。由最有资历的造船老师傅钉完了大船眼钉后,还要用红布把大船眼蒙住,待到新船下水前进行祭祀活动时,船主再揭开喜庆的红布,显露出一对圆睁睁的大船眼,表示木船问世、大船眼开启,有引航驱怪、岁岁平安、年年有余之意。图4 《唐船入津之图》上的清代海上运输船
图3 清代广东红头船
古船中的雕刻、彩绘装饰,主要布设在船首、船尾、两舷及附属构件上,通常会被雕绘饰以瑞兽吉祥物。船首常见张口的猛虎、雄狮,图2三桅海船的船首面绘有前额写“王”字的张口虎脸图案,非常形象;船尾多饰展翅飞翔的大鹏、雄鹰,这些都是凶猛无比,镇恶辟邪的吉兽类型,是一种强大威慑力量的象征,其中,船尾由于封板面积较大并有高大的尾楼,便成了被装饰的重要部位,绘画通常色彩鲜艳,图4的船尾除了绘有大鹰外,还有太阳、海水和描述历史故事的人物,甚至还写上了“金全胜”三字,或船名或船主名。
彩绘在福船上表现最为突出,在一条原为中国第一次参加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安娜世博会时提供的船模展品的船尾不仅绘有大鹰展翅,还有龙、凤、鱼、云彩等,五彩斑斓美丽至极,说它是一幅生动的绘画艺术作品也不为过(图5)。彩绘常配吉祥如意、顺风相送、福禄寿等文字吉语,在一艘清代海上警卫船模型船尾彩绘上就有传说中的代表“禄”、“寿”的人物等图像(图6)。
图5 清代福州船模船尾彩绘
图6 清代海上警卫船模型尾部装饰
还有在古船露出水面的两舷侧板上被饰以绘图,连在“披水板”上也有精美的彩绘图纹,在船侧的“披水板”上常见的彩绘图纹,有云气纹或波浪纹等,表现天上飘忽不定的彩云和海面起伏不断的水波,如清代的《唐船之图》中的“南京船”的“披水板”上有显眼的图案(图7),《康熙南巡图》中的船,船侧彩绘了龙腾飞舞,骏马奔驶,增添了皇家气息(图8)。
船侧的色彩因时、因地不同,也有所不同。以清代《唐船之图》中的中国木帆船为例,清代海船在主甲板以下的船壳面上大多用石灰粉涂成白色以防生虫,而浙、闽、广等地海运货船的舷墙板则被漆成黑色,而沙船型的南京船甲板以上却全部是橘黄色的。还有不同的,如在浙江舟山一带有一种很著名的船,它的船身涂成黑色,其舷墙的前段被漆成绿色,刚好是位于大船眼的上后方,犹似弯弯的月眉,故称为绿眉毛船。广东潮州地区有一种海船,舷墙前段被漆成红色,大船眼是饰在其中后处,船头红色十分显目故称红头船。
船上的绘画也通常绘在比较引人注目地方,所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神话传说中的八仙过海、足踏莲花的南海观世音菩萨、脚踩火轮的哪吒等;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有山水风景、花鸟走兽等等,甚至还有绘制太极图的。古船上层建筑雕绘格式、图案等虽与陆地建筑大同小异,但不论在雕刻的细腻精美程度上,还是彩绘形象的逼真等方面,古船上层建筑的装饰工艺并不逊色。
中国古船上层建筑的雕绘也十分讲究,装饰性很强,尤其是客船。雕刻的手法多样,有透雕、浮雕、阴阳雕等,内容非常丰富,大多表现鸟兽、人物、花草、云纹等,有的画面以高山流水、日出东升等自然景色为题材。古船的雕刻工艺又与绘画、镶嵌工艺融为一体,互为辉映。
图7 《唐船之图》中的“南京船”
图8 《康熙南巡图》中的康熙皇帝坐船游江南
中国木帆船置有多姿多彩的船旗,古船上配置船旗起于何时尚缺考证,但其最晚不超过战国时期是可信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战国铜壶、成都百花潭中学出土的战国铜壶及河南省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铜鉴等上面出现的水陆攻战纹饰,都绘出了旌旗(图9)。
迎风招展的船旗,既有标志识别船舶和航船指挥联络的基本作用,还起到美化装饰的功效。船旗的标识作用是明显的,如清代有的地方的漕船“进京打龙旗,出京打凤旗”;史籍记载的“旗帜加其上,甚壮”,说出了船旗的装饰效果;“帆樯林立,旌旗蔽江”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战船在水战时的宏大场面,同时也表明船旗被古代兵船用作指挥联络的方式;而在节庆典礼时,船旗又起到了烘托喜庆气氛的装饰作用。
船旗通常被挂饰在船桅上,主桅顶上挂饰船旗不仅是装饰,还起到很直观的风向标作用。船行海上,彩旗招展,飘带飞舞,景观何等壮观。中国古船桅顶多挂三角形旗,各式颜色都有。在桅杆的上段处,置有船旗横杆,它是专门用来挂船旗和飘带的。旗形有方形、长方形、半月形等不同,飘带呈长条形,有的旗边和飘带边呈锯齿状或水波状装饰。不同位置的船旗和飘带的型式、配色与其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一般飘带与旗边颜色相同。清代舻旗柱(即船尾桅)上的船旗通常为长方形,旗色分上狭下宽两截不同颜色,船旗的不同色彩亦有着不同的含义,如“唐船入津之图”上的船(图4)和“唐船之图”中的“南京船”(图7)、“福州船”(图10)是上篮下白,而“广东船”(图11)和“宁波船”(图12)却与之不同,分别是上白下红和上白下蓝。
图9 战国铜鉴的战船纹
图10 《唐船之图》中的福州船
图11 《唐船之图》中的广东船
图12 《唐船之图》中的宁波船
古代战船在主桅杆上还设有望斗,上立兵士,以观察战情,在望斗的下方装饰类似于华盖的“斗衣”。“宁波船”、“船福州”、“广东船”的主桅上挂有头巾顶,这在沙船型的“南京船”上是没有的。
中国船民信奉妈祖,通常在船尾不仅设立“妈祖龛”还竖立妈祖旗,《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规定,船尾竖立妈祖旗杆一根,长二丈,妈祖旗一面,长宽各五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