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2019-04-03 05:40吴蓓蓓
读天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综述师生关系研究

摘要:以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对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进行述评。本研究将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分為内涵定义、类型分类、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对高校师生关系的促进发展提出两个改善建议:其一,教师方面人格的培养和学生人格的完善;其二,相关师生关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师生关系;综述;研究

师生关系是在学校教育中必然涉及的一对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教学关系、人际交往关系和心理情感关系所构成的统一体。关于师生关系的看法自古就存在,但师生关系在我国成为一个学术问题被加以专门研究,却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一、 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

(一) 内涵

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等级观念、重利轻义价值观念和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多把目光集中于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师生关系对学校教育活动和教学质量的制约性。与此同时,教育理论界也积极展开了对师生关系内涵的研究。纵观所有研究,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日常交往和教学活动等相互作用过程中结成的一种关系;其二,认为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协调、和再生的产物,只有将其放在实践中考察才能真正弄清其动特征和内在逻辑;其三,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实现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作为师生关系的一种,不同于基础教育学校中的严格固定的师生关系和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学生关系,表现出其特殊的一面。

(二) 分类

师生关系类型的划分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师生交往的各种状态对于师生关系的分类方式不同,类型也自然不同。对于师生状态的概括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早期的师生关系类型研究主要认为,我国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主要有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种。但由于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基础教育学校中的严格固定的师生关系因此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特点,刘艳侠以高等教育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三种师生关系分别为:疏离,当前主流的师生关系;从游,从疏离走向亲密;共游,从师生到友伴。

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实际,该种分类方式很符合当前高校师生的现状。

(三) 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大学不断扩招,高校人数不断增多,问题逐渐暴露。新的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然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师生交往主要存在于学校生活中,所以其出现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教师、学生这3个方面。因为文献大多从学校、教师的方面进行研究和思考,学生方面更多的与老师的交往联系起来。辛鹏通过观察高校的师生状况将其分为学校方面问题和教师方面问题及学生方面问题三类:学校方面即教育教学和监管不当,教师方面即教师过于重视自身利益的状况,学生方面即不适应高校生活表现出明显的排斥现象。

(四) 影响因素

对于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因素,众多学者议论纷纭。根据文献,可以大致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即师生关系的两个主题: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外因即影响师生关系的其他方面,社会、学校这两个方面。

1. 内因。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和教师某些方面素质的缺失。翟文艳等将其归结为: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模糊,传统的师生地位的失衡,师生关系调节机制的缺失这三个方面。赵伟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还认为是因为部分教师的职责缺失和综合素质欠缺;以及部分学生综合素质缺失和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王德勋也认同以上教师方面的观点,但在学生方面他认为是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因素。

2. 外因。主要在于社会的转型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和学校的不合理的制度。赵伟认为其社会因素是因为正处于此种时代背景,既受到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又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市场经济的负影响;学校因素即高校扩招的负影响和大学教师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王德勋,辛鹏从社会方面来思考认为也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但辛鹏认为学校上的原因是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标准的变化。

二、 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议

与以上的造成师生关系的因素相对应,对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分别从造成其问题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针对影响因素的内因,提出的措施主要为: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方面的具体措施为:一,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二,人格魅力的塑造。师生关系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表现出很重要的作用。学生方面的建议有: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要勇于质疑、勤于思索、积极主动的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自身形成健全完整的独立人格。二,继承和发扬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要尊重教师的个人人格和劳动成果,理解教师。针对影响因素的外因,主要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相关师生关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吉,陶丽.师生关系研究三十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6-91.

[2]翟文艳,赵海琳,吴松.“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06):170-172.

[3]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赵伟.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管理,2010(05):83-85.

[5]王德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困境及其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8):69-72.

[6]刘艳侠.不同知识类型学习中的师生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4,8(8):82-86.

[7]辛鹏.论高校师生关系冲突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7):49-52.

作者简介:

吴蓓蓓,湖北省黄石市,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综述师生关系研究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