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接触物理,教师要抓住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初就认识到物理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物理学习。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还需教师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学生兴趣以及心理特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趣味性的初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课堂;趣味图画;物理实验;物理规律
物理是一门神奇的学科,运用物理知识可以实现“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这样的前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还可以制作霓虹灯、音乐喷泉等景观让城市的夜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然有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物理的趣味性,就被物理学习的难度和抽象性吓住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开端,教师要在一开始就提高物理课堂的吸引力,减小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物理、深入学习物理。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多角度构建趣味性初中物理课堂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一、 趣味图画变抽象为具体
物理学科的抽象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进行一些抽象性的概念、定理等的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趣味图画的形式,将抽象变为具体。这样一来,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趣味图画还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例如:在进行《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升华和凝华的状态,我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了几组美轮美奂的图片。如:毛主席诗里描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景图,还有犹如冰域仙境般的雾凇图,等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图片吸引了,我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了升华和凝华的原理。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我特意让学生举例说说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在举例中提到了樟脑丸、冬天玻璃上的冰花等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掌握得很透彻。由于这节课是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最后一节的内容,所以在教学完成后,我用小水滴历险记的系列漫画图总结了升华和凝华、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要点,学生在被漫画图吸引的同时,也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吸收。所以,教师在进行抽象知识的教学时,不妨用图画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物理实验体验动手乐趣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也可以充分的体验到物理的神奇之处。故而,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尝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例如:在教学《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为了不然学生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我提醒学生先进行猜想或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进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如:学生先画出了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将实验仪器连接起来,然后进行多次实验来反复验证结论。学生在得出实验结论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由此可见,学生对物理实验是很感兴趣的,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验机会,让学生体验动手的快乐和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 物理规律让生活更美好
一提到物理,很多学生就想到了轮船、火箭、卫星等事物,总觉得物理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电灯、眼镜、声控门等学生常接触的东西中都有物理知识的存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是很强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从生活入手,再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指导日常生活。
例如:在教学《现代顺风耳——电话》时,我从一个生活问题进行了引入。即:如果你想联系你远方的朋友,你会采取哪些方式?这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如,很多学生回答QQ聊天、微信视频、打电话、发邮件等等。接着我又问学生知道以前通信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人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吗?学生想到了古时的烽火传信、鸿雁传書等方式,在想到这些的同时,也由衷地感慨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我告诉学生这份便利里面有物理的功劳,电话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学到这里,学生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求知欲,在这样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高。由此可见,将物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也一直在变化。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从多种角度出发构建趣味性的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丽.漫谈趣味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6):62.
[2]朱晓燕.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作者简介:
廖雪容,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家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