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其本质是根据学生已有认知,以引起适当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教学手段所营造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就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几个标准展开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情境可以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也可以是人在获取信息中的一种认知活动。数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与新的未知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它是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境,也是产生数学知识传递的重要条件。
一、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所谓有效问题情境,指的是依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或是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应是因问题而有意义,问题因情境而充满活力,问题在其中是核心、本质的存在,情境则是以辅助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问题的呈现形态和组织方式,正视问题与情境的从属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得以正确的理解,将数学问题恰当的放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通过引发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例如,在“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教师可以出示三道题目:14+712,14+56,14-17,让学生可以任选一道题来试做,并提出几个问题:1. 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2. 为什么要将它们都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3. 通过计算,大家认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正确的理解,这也正是将数学问题恰当地放进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激发数学思维,感知数学知识内涵。
二、 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阶梯性的问题情境要求设计的具有一定的小梯度性,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或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再由浅入深,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层层递进,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根据具体知识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在逐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认识并理解知识。例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出示长方体教具,提问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进而告知学生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然后再通过出示正方体教具,向学生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一眼就能看到正方体的所有面呢?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将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即可,这时教师可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可以出示问题,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那么制作该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计算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一些实际问题中,一定要审清题意,注意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和。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层次性的问题,时刻保证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新鲜感,学习积极性一次又一次地被调动和激发,并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
三、 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创设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出答案不一、多元化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寻多种解决方案,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敢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圆规试着画圆,并让学生边画边思考,如何才能画出圆,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发现,将圆规的两只脚叉开后,只要保证两角间距离不变,然后以针脚为圆心进行旋转,就可以画出一个圆。而教师借机发问,那么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进而引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概念。
通过针对普遍问题而提出的解决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多以学生视角来看待为设计,如此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问题答案变得不唯一且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进行发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得数学知识更具可接受性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就是要充分结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账,使其充分符合数学教学内容,又要能够体现学生的生活特点,此外,更要注重问题的可接受性。例如,在“比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国旗这一生活元素,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升旗等场景,引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每一面的国旗大小都不同,是不是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这其中蕴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国旗的长总是宽的1.5倍,也就是说长和宽的比是3比2,进而引出比例,认识并了解比例的含义。
综上,有效的数学问题不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时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既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还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63):79.
[2]张孝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51-152.
作者简介:
代春廉,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兴隆镇中心小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