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
摘 要:当前大学《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不甚理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不重视以及《纲要》教材的重复性和讲授的理论性困境。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和探讨《史纲》课的兴趣,结合正在摸索的教学实践,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以及问题设计等环节进行创新。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问题设计;创新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教学阶段的四门思政必修课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从史学角度向学生介绍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而是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上使学生基于对国情和国史的了解,围绕中国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了解和认识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以及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即“四个选择”)。
一、《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不甚理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非专业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普遍淡漠,这使《纲要》课程与其他三门思政课一样,生存在被国家“极度重视”与被学生“极度轻视”这样的鲜明对比中,教学效果很难体现。据许多一线授课老师反映,《纲要》教学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有人将其概括为“两低两强”,即出勤率低,抬头率低,疏离感强,怠惰感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参与意识不强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纲要》课程与其他三门思政课相比,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存在与中学历史课程重复的问题。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系统学习过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历史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阶段《纲要》课程教学的难度。再加上这门课程课时少而内容多,32个学时要求讲授中国自1840 年至今的历史,还包括指导实践论文的写作,往往很难把一些问题讲深讲透。同时,《纲要》和《概论》这两门不同的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不少重复的地方,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也是《纲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再次,《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在纯粹史学层面阐释人物和事件,不能就历史谈历史,还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凸显《纲要》课程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这恰恰是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的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要充分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二、提升《纲要》教学实效的方向路径
为提升《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须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教材,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改进措施。
教学必须突出重点,避免与中学课程的重复。如果说中学阶段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高校开设《纲要》课程主要是让大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中学历史主要侧重历史基本知识,但对历史脉络、历史规律、历史经验没有完整把握和深刻理解,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大学《纲要》课程主要侧重将问题、思想、观点、立场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科学地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讲授历史规律和在此问题上的前沿学术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纲要》课程课时少,时间跨度大,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并掌握其规律,也为了避免与中学课程的重复,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做到有所选择,突出重点。例如,讲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次失败的原因外,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近代侵略过中国的那些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是邪恶的强盗还是文明的使者?他们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同时,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进一步增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可充分展开,提供一些数据和材料,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基础上,得出客观的结论,而且还可以结合当前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近代反对侵略和现代引进外资的行为?”等问题,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纲要》和《概论》两门思政课的联系和区别。在《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两门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两门课程的联系和区别,并正确处理好两门课程的关系问题。首先,从起始时间上来看,《纲要》讲授从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概论》则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两门课程起点不同,但终点都是到现在。从内容上来看,《纲要》重点讲授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概论》重点讲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两门课程都主要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甚至一些章节内容几乎完全相同。这肯定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重复讲授的问题存在,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纲要》的重点在于讲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概论》课程的重心主要围绕“革命道路的理论内涵”展开。其次,我们也要看到两门课程的本质区别。《纲要》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国史、党史,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概论》课程则主要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等。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綱要》和《概论》两门课程涉及的内容都很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建、和改革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突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点分析三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理解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实践下,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纲要》课程教学要注意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是《纲要》课重要的学习过程和途径。实践教学不仅是课程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面临人数多难以组织、安全保障和经费困难等现实因素,但也不能因此放弃社会实践教学。教师应立足实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 “内化育人”的最终目的。《纲要》教学改革和创新就要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行为,深对历史、国情的理解和认识,培养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的自觉性。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延伸和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课堂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学校所在地周围的一些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等, 通过历史实物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等。
三、《纲要》课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思考
结合本人目前正在摸索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以及问题设计等环节进行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即讨论课、推理课、主题讲授、视频等教学形式的综合使用。如果一个学期全部使用同一种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单一,因此使用多元教学手段比单一手段效果好得多。按照这个思路,课程可以这样设置:讨论课三周,推理课两周,主题讲授五周,电影课一周,实践课两周。丰富的形式可以不断刺激学生对于学习的兴奋度,维持其学习热情。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如以下三种。问题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并提出对学生思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直接参与,选取典型案例,共同对历史问题或疑难情景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研究。角色换位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互换角色,让学生当老师,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
课程结构创新。关于课程结构,根据教学内容的政治思想性和实用性,对教学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比如,将晚清的历史做了筛选,浓缩为两个主题,并以讨论课和推理课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一个主题为晚清的战争,第二个主题为晚清的改革。在课堂上先介绍晚清几次大型战争前的国家交流情况,让同学去判断战争可不可以避免,或者为什么从小规模冲突升级为战争。同时,也让同学思考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安全环境,如何预防或者判断战争的到来,增强学生对国际安全环境的判断力。在晚清改革主题上,要求学生从改革目标系统、改革动力系统和改革程序设计等出发,去分析晚清改革为何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以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为时间点,让学生去推理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中国会发生什么,让学生从推理中去认识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性。对于1912年至1949年的历史结构也做了重构,主要按照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讲述早期共产党的创造性、判断力和执行力,既把传统战争过程糅合进课堂讲述内容中,也挖掘出一些新的主题。
课堂提问创新。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除了问学生一些基本的问题,还要问学生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很大影响。一个好的问题,会让学生在课后也思考良久,而一个不好的问题,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动力,甚至反感思考历史问题。比如,让学生思考:从清朝的瓦解方式,是否能够推断出晚清遭遇过几次战争的打击;如果抗日战争由王明或者彭德怀来指挥,会跟毛泽东指挥抗日战争呈现出什么样的不同后果,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去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问题设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如果单纯地设计历史类问题,学生会感觉到枯燥。如果从历史讲述中引申出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从鸦片战争的爆发引申到当前中美印日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就可以挖掘出历史的现实价值。
教学内容创新。除了《纲要》教材上的内容,还增加了一些课堂讲述。比如,针对1912年至1949年的历史复杂性,增加了一次课来讲述“历史发展的趋势分析”。从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去分析历史趋势的发展,要求学生去把握如何在动荡年代坚持理想。同时还讲述了1921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判断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去学会如何判断和创造。在教材的后半部分,增加了对知识实用性的挖掘,比如在讲述新中国建设时期,讲到如何开展有效的批评去纠正早期建设中的错误,让同学们理解到:良性的批评可以带来问题的解决,而不当的批评却延迟或搁置了问题的解决。在讲到改革开放时期,让学生理解到改革时代正是中国建立一个全面竞争性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时期。让学生在理解“竞争”这个关键词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怎么去竞争,做一个竞争对手的必备品质等等。在整本书讲述完成之后,还特意增加了一章来预测中国未来趋势的发展,通过运用已经学习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来分析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学生在听过课之后,都觉得这些知识,对他们是实用的,对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奋斗有很大帮助。
毫无疑问,面对当前复杂的信息社会,《纲要》课需要进行学习革命和课堂革命。学习革命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更新。课堂革命,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重塑。《纲要》课程的学習,不仅要认识到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也要认识到如何坚定地走这条道路,以及如何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安全。《纲要》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还要学习到解决历史难题的方法,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各种难题时的战略设计与解决方法。要想达到这些目标,不能仅在课堂上学习历史知识,更需要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来获得解决现实问题所需要的某些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