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4-03 09:28陈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问题对策

陈彦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使高中英语课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分析学情、指导学法,創新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学习资源等方面着手,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好地把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4-003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地以英语课程标准精神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方法的改变,以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毋庸置疑,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高中英语课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笔者通过观课和思考,认为目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课程理念还需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以贯彻落实,有些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本文试图在揭示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教法研究,轻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根深蒂固地存在“教师的教等于学生的学”的想法,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是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口头上讲的是“以生为本”,行动上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谈到课堂教学研究,大多数教师只是聚焦于教师的“教”,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片面追求英语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不少教师依然热衷于“填鸭式”“满堂灌”教学,课堂教学还是以接受型学习为主,学生难以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关注了语言知识的梳理,并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词汇知识、重点句型和语法结构,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3.重课件制作,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英语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由于部分教师持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课前准备中轻视文本研读、教学设计,把备课的重点放在课件制作上,更拿不出一份能体现课堂教学核心内容的板书设计。有的教师甚至不做板书,学生无须做课堂笔记,整个课堂教学以“图文并茂”的课件加“走马观花”的方法,一步一步按教师规划的流程往前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教学生成,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

二、深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但前面提到的问题确实限制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业水平提高。如何积极营造培养学生学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实践与思考。

1.以学情研究为前提,注重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很重要,但这还不够,还应加强对学情的研究,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学习习惯和语言运用水平,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形成语言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展开学生英语学习的共性研究和个性差异分析,并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调整学法指导的内容和方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讲得“精彩”固然很好,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必须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体现,没有学生的参与和响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不能落到实处。事实上,上课时学生的面部表情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但可想象,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心世界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学习动机、方法和习惯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有一个学期,笔者负责两个高一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高一英语备课组在开学前就新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英语学习导航课”进行了集体备课,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们特邀了初三英语教师参加我们的备课活动,聆听他们介绍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并进行归类分析。之后,我们根据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好初高中英语学习方法上的衔接与过渡。在“导航课”上,我们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明确目标,主动学习;二是提出阶段性英语学习计划和常规要求,如课前做好预习,课中积极思考、参与互动,课后主动复习巩固等;三是推荐给学生一些合适的英语读物、常用的英语学习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时空,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当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逐渐克服陋习,也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策略、有目的地引导和督促,更需要教师以自身良好的教学习惯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2.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助推学生思维品质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单由教师决定,更取决于学生的学。基于这种教学理念,多年来,笔者总会在深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语篇内容”“思想体系”“语言结构”“学用能力”等方面进行思考,力争使课堂教学设计既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例如,以央视全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的形式开展英语词汇检测,提高学生记忆词汇和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以模仿TED演讲方式训练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评比“十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深度研读文本,并提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以及才华,激励着教师义无反顾地改变过去习惯的那种“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是:一要尽量做到设计有独创性,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课堂参与需求;二要以学生“跳一跳能摘得到苹果”的原则设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三要呈现出一幅既强调语言学习功能,又突出立德树人精神的教学板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四要引导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困生得到了鼓励,使优秀生经历了挑战,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例如,在一次区高中英语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开设了一堂读写课型的研讨课,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阅读文章 “The perfect copy”。筆者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上,首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语篇主题、文章结构,其次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再次让学生相互讨论回答所有问题并评出最佳问题,最后在阅读、设疑、释疑、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写作任务。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他们提出的问题有:

①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②Can you find the reasons why some people are in favour of human cloning?

③What are the views of those who are against human cloning?

④What are the Chinese scientists attitudes towards human cloning?

⑤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human cloning?

⑥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title“The perfect copy”?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章、学习语言、寻找证据、作出判断、表明观点,围绕语篇主题开展视、听、说、读活动,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活动观。本课的写作任务为:

请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150词左右的短文,写作要求如下:①用约30个单词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②阐述你对人类克隆的看法,并用2~3个理由或论据支撑你的理由;③谈你对人类如何利用好克隆技术的建议(至少2点)。

3.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英语学习优质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跨时空的学用机会,它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无论是从教学理念上还是从教学行为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绝不能用网上搜索来的他人的教案替代自己的备课,也不必花大量精力于课堂教学电子课件的制作而削弱教师对文本研读的体验,要防止以“走马观花”式的PPT播放完全替代课堂教学板书。教师应充分发挥传统黑板的现代作用。好的板书将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更是师生互动的精华缩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亲自研读教材内容为基础,用教师亲身研课的体验和思考诱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否则,再漂亮的课件也会显得“华而不实”,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研究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投入程度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程度。英语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学生英语学习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教科书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新时代高中生个性发展需要。笔者的做法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学生获取尽量多的英语学习优质资源,为他们建造一座座通向世界的桥梁。笔者的课程资源有的来自文学作品、报纸杂志,有的选自网络材料、TED演讲、影视节目等。“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for Success”是网上的一篇美文,是安妮·德·萨里斯(Anne De Salis) 2009年7月16日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位授予仪式上的演讲。通过学习,学生既能欣赏到地道流畅的英文,又能感受到异国文化的精华。作者就“什么是成功?”“成功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让学生学习TED演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热门话题拓宽学生视野,以优美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独特观点启迪学生思维。还有让学生阅读欣赏英文名著简易读本,如The Lost Necklace、 David Copperfield、 Jane Eyre、 Tess、 Pride and Prejudice、 A Tale of Two Cities……名著不仅能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学之美,而且能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些学生对The Old Man and the Sea爱不释手,感触极深,表示不管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它,克服它,“永不言败”。对这些课程资源的学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更是满足学生个性化英语需求的良方。

叶澜教授曾说:“只要时代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掌握英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英语学习环境越来越好。新时代对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应抓住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契机,审时度势,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实践,积极构建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英语课堂,把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5.

[2]  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