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闇公的革命生涯看领导干部的“政德观”

2019-04-02 03:50张歆
重庆行政 2019年1期
关键词:革命马克思主义

张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杨闇公是中国共产党四川地方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四川党组织的优秀领导人。杨闇公一生十分重视品德的养成,他说“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这既是杨闇公的座右铭,也是“闇公精神”的生动写照。杨闇公的政治思想博大精深,距今虽然已90多年,但仍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借鉴和学习。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矢志不渝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杨闇公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犹如不断升腾的烈火,在历史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虽然他的一生历经短暂的29年就戛然而止,但他用波澜壮阔的人生谱写了一曲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壮丽颂歌。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1917年,杨闇公到日本留学,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组织“留日同学读书会”,学习《资本论》《社会主义神髓》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1924年7月,他在去上海的船上努力学习《唯物史观》,并在日记中写道:“午后阅《唯物史观》的浅释,始知马克思学说真谛所在”。他认为“马氏学说最显著的,是能说明劳资根本冲突的原因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无愧其为社会学的鼻祖啊。”并深刻地体会到“继续看《唯物史观》,很令人有动于中。”杨闇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并看到了中国革命新生力量的不断成长,坚信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伟大祖国“终有复兴的一天”。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杨闇公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认识能力。他说“凡是一个作首领的人,对于自身的人格和修养,必要有能够使人人格化的精神才行。要达到这个目的,非躬行实践,以身作则不能够做到。”他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他说“回忆从前自命为马氏的信徒,心内一无所有,真当愧死!”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后,相信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觉前此怀疑的……此刻全都得了证明了,无怪李卜克内西说:C党的宣言(《共产党的宣言》)是纲领,《资本论》是教科书啊!” 杨闇公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使自己由爱国主义者成为民主主义者,进而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成为了“旧社会的叛徒、新社会的催生者。”

(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1924年1月12日,吴玉章和杨闇公在成都创办了“中国青年共产党”。1925年9月,杨闇公和吴玉章在重庆创办了中法大学,教育进步青年,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统一组织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1926年初,经党中央批准,四川省的共产党员在重庆中法大学秘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 杨闇公当选为第一任书记,冉钧当选为组织部长,吴玉章当选为宣传部长,形成了四川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杨闇公、刘伯承于1926年12月发动的顺沪起义是除北伐主战场外,国内支援、配合北伐战争最重大的军事行动,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展军事斗争的一次重要尝试。

二、 心中时刻装着人民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杨闇公精神与新时代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守公德的执政理念是一致的。为拯救劳苦大众于水火,他置优越的家庭生活于不顾,毅然与封建大家庭决裂,投身革命,与穷苦大众一道,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才换来了今天的和谐幸福。

(一)为民废弃旧制度,救民于水火。杨闇公认为旧的社会制度是民不聊生的根源,必须废弃。“社会制度不良,受经济压迫的人,岂只若辈而已吗?”“令人深感吾国家族制度不良的苦痛,使良好的青年堕落,和幸福抛弃的人们,不知其几千万啊!真是可痛!”在成都,至飞龙寺,见所谓清乡军的告示:明日收烟捐税。他讲“真是可恨极了!小民何知,唯利是图,执政者何不顾后患啊?”他说:“吾人既生斯世,唯一目的是求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群众的生活问题,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大使命。”同时,他认识到“经济问题,确是现在社会中急须解决的最要件……社会上许多的事,那样能逃出它的势力圈和压迫哟!”因此,要想办法废弃旧制度。他说“内而铲除封建的割据,实现平民政治,使无产阶级得掌握政权,则目前的苦恼,一定会减去的。”

(二)为民奋起反抗国际帝国主义。1924年13日,杨闇公来到上海,目击国际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的势力圈,痛心至极。他说:“相继而起,外国帝国主义的压迫,日甚一日,……而处于重重压迫之下的国人们,不痛定思痛,也就听他们乱七八糟的弄,还不起來反抗,恐再像这样的过几回国庆,连立足地都没有了呵!”杨闇公认为共产党人要担负这个责任。“我们能把这个责任,放在肩上,从民众的团结上着手,外而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掠——中国的地位,是隐于半殖民地的状态,非把列强的经济羁绊摆脱。”1924年5月1日,在成都追悼列宁的大会上,杨闇公发表了题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演讲。演讲中,他列举了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土地等资源的侵略事实,号召共产党人及中华儿女争取国家的独立与主权,继列宁未竞之志而奋斗。

(三)为民积极奋斗。杨闇公认为为人民大众推翻旧制度,要奋斗。他说:“奋斗的雄心油然而生,内心的信仰愈见坚决。陷于半殖民地(的)吾国,非国人起而奋斗,哪能把桎梏脱得了啊!”所以,为了人民大众,他一生为此而奋斗终生。他说:“我是为众人而生的,不是个人主义者。”杨闇公主张通过奋斗和创造去获得人生的快乐。他说:“要求快乐,只有奋斗和自己创造!若要避免一切,除了自杀的懦弱者,决不能达到目的。但奋斗、创造,是有一定方法的,不是凭着一时冲动可以解决的。”他认为快乐来自为民奋斗和创造,舍此就无真正的快乐可言。

三、生而为公的宽广胸怀和面对磨难刚毅进取,磨灭方休的坚韧品格

信念坚定,奋斗不息,杨闇公精神在新时代也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他历经磨难,为革命出生入死,矢志不渝。他立下的“初心”,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该永志不忘的初心。

(一)一切以“公”字当头。杨闇公认为,经济问题的发生,完全由个人欲望而来,因欲望是无止境的,因此,要求“对人们的欲望心,必先与以‘公的暗示或指导,然后才说得上经济的改善来。”这里,他不仅分析了未来社会必须以“公”为主的价值观,而且也道出了他生而为公的宽广胸襟。他说:“权(衡)事物的轻重的时候,总宜从公众着(想)思考,个人的利害,不要拳拳于心。”他所说的“公众”,就是指人民大众。实际上讲,每一个革命者或共产党员一切要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他说“因凡事从公众设想,所得者大,即使不利,不失为君子,若从个人立身设想,就太狭小了。”

(二)无畏艰险,刚毅进取。杨闇公在短暂的一生中,为革命赴汤蹈火,临危不惧,机智应对,曾历经了几次险难。1916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策动江阴炮台官兵起义,在上海运送军火被巡捕追缉;同年起义失败,被追捕于江边,遇老渔翁搭救脱险。1919年在东京驻日使馆前为声援国内“五四运动”的示威中,救护受伤同学,与军警搏斗,被捕判刑。面对一次次危险,他却乐观向上。他说:“十余年来,出生入死者四次。”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杨闇公拼搏奋斗。他说:“一个人的意志,非有坚定不拔的决心,不能冲破环境的重围的。但有了坚定的决心,向目的努力去做的时候,还是要忍耐性强烈,不然不能把苦痛战胜的。”

(三)磨灭方休的坚韧品质。杨闇公有句名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这句名言不仅是烈士一生投身革命事业赴汤蹈火、九死一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形象地体现了杨闇公烈士一生勤奋、一生奔波、一生辛苦的坚韧品质。1926年杨闇公工作繁忙,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天忙得异常,晚间又睡得太晚……精神不济已极,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唉!”同时,他主张自我牺牲的人生价值观,曾在日记中写道:“……劳心劳力兼用,真是一件苦事,但我既确定了我的人生观,又不愿过浪漫的生活,且不愿有一刻的休暇,努力的自勉……”“我岂能对旧社会上的人低头吗?宁牺牲了一切不顾,非把恶势打倒不可!”“打枪坝上留英迹”“浮图关前头顽敌”,他用死而后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磨灭方休”的人生价值。

四、志存高远、不怕牺牲的革命者风范

严私德,就是要廉洁干净。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做到了干净,才能赢得群众认可。杨闇公虽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但他一生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一)从长远的目标关注党的事业。杨闇公常说:“共产党不是我国旧时代政治上的朋党,也不是古书所说的‘君子竞而不争,群而不党的党,它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有坚定的战斗性。”因而他在党的建设中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无产阶级越有组织性,战斗力越强。组织性要用铁的纪律来保证,有了铁的纪律,就会战无不胜。”杨闇公还重视为党培养和选拔人才。他说:“故现在我们所要造成的人才,是革命的……,即是要共产社会的……,对于人的选择和训练,也只能照着这样去作。”在革命的实践中,他认为办事之不易,人才之难得,随处都可看得见。

(二)恶魔的金钱。在旧社会,针对金钱万能的现象,杨闇公深恶痛绝。他自己最仇恨拜金主义,主张淡泊金钱,清白做人。“但我无论如何!总不屈服在金钱的压迫下,(而)把真实和人格、道德抛弃了。因信用和道德,是吾人的第二生命,决不至像他们那样抛弃友谊、道德、人格而不顾,只知要钱。唉!恶魔!你害了多少人的生命哟!把他们沉沦在欲海中,你好笑不?” 他认为钱乃身外之物,人的品德才最重要。他告诫身边的姊妹:“金钱万恶,依赖终非了局,汝竭不奋起自立哟!”教育青年人,不要贪图金钱,受金钱左右。对于家庭给他的遗产,1924年1月28日,杨闇公在日记中写道:“我何斯人也!岂能因区区遗产变我初志?若持先人的遺产为生,只可曰吃饭虫,失去人生的真义。”

(三)不屈的气节。“三·三一”惨案发生后,同志们都劝他暂避风口,杨闇公声泪俱下地说:“敌人如此残酷,我岂能还顾个人的安危啊!”杨闇公被捕后,敌人日夜对他审讯并威胁说:“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杨闇公泰然地回道:“只有你们才怕死,也必然死无葬身之地。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丝毫不能动摇我的信仰。一句话,头可断,志不可夺!”敌人黔驴技穷,恼羞成怒,便向他下毒手,割下了他的舌头,砍去他的双手,挖去他的双眼,最后杨闇公身中数枪,壮烈牺牲。

(四)严于律己的作风。杨闇公一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他说:“古人少有大志者,必先具自强不息的勇气,加之以勤恒,使有所系,处世接物,力戒骄傲,常于心内定友人的良劣及将来的品格,故出而应事,已立于不败之地位,而况……我当自勉!”在工作中,他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来面对复杂的环境。他说“今后当设法摒弃去一切,使心有所安,则学业自能日进的,而毕生事业、责任、抱负,或有达到之一日啊!”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为了革命工作“不愿一刻的休暇”,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公而忘私的至高境界,直至奉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革命马克思主义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