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彦
【摘要】本文阐述了淮南市水路运输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推进淮南市水路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淮南市;水运企业;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占地少、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小、效益好、绿色环保并相对安全等特点,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拥有优越的水运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路运输历史悠久,清末即开始出现轮船运输,有固定的客运航线,在淮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路运输企业作为运输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水运经济运营的重要载体,为全市水运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快推进水路运输企业发展,对充分发挥淮南的水运作用,增强水运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淮南市水路运输企业基本情况
淮南市水路运输以淮河航道为主干,窑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航道为支线,主要航线有淮申线、淮浙线、淮苏线,主要货种为煤炭、矿建材料、水泥和粮食等。2018年淮南市共有水路运输企业45家,均为公司化运营,按营运区域划分:从事沿海运输的企业1家,从事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省际运输的企业44家;按运输货物种类划分:散装化学品运输企业1家,普货运输企业44家(含国内集装箱运输企业5家)。按经济性质划分:集体经济13家、有限责任公司32家。共拥有营运船舶1703艘,净载重吨295.45万吨,其中:化学品船5艘,集装箱船4艘,拖船53艘,干散货船1641艘(含驳船268艘)。2015-2017年全市分别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321万吨、2357万吨、1798万吨,货运量为3917万吨、4189万吨、6942万吨,周转量为184亿吨公里、226亿吨公里、380亿吨公里,平均运距575公里、539公里、547公里。
二、水路运输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水运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大部分水路运输企业为私营企业,从船舶净载重吨位看,拥有30万吨以上的有1家,20~25万吨的有2家,15~20万吨的有3家,10~15万吨的有2家,8~10万吨的有2家,5~8万吨的有5家,3~5万吨的有6家,2万吨以下的有24家。明显看出水运企业普遍规模太小,且自有运力所占比例不高,拥有自有运力最多的企业仅为3.26万载重吨,个别水运企业没有任何自有运力,大多以委托经营管理船舶为主。船舶营运大都以船民家庭为单位,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船民自身发展带动,受到的制约因素較多,市场竞争力明显落后,不具备抵抗市场风险或承接大宗货源的能力。
第二,水运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无论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经营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多数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船方、港方、货方在运输过程中过分顾及自身利益,水运企业经营观念还停留在单纯追求利益的层面上,未树立运输服务于社会经济的现代观念。
第三,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不合理,水路货运量占比过低,货源结构单一,主要货源为进出港的水泥、煤炭,年港口吞吐量仅为全市货物运输总量的10%左右。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大宗资源产品价格走低,淮南作为资源型城市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水路运输货运量大幅减少。水运市场的持续低迷,使运力过剩,导致恶性竞争严重,运价变动幅度较大,水运企业之间为了争抢市场份额,竞相压价运输,形成恶性竞争,企业基本无利可图,只能维持经营现状。
三、推进淮南水路运输企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第一,积极引导、支持水运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或并购。结合当前水运市场低迷,水运企业经营困难,企业重组成本低这一特点,将水运企业各自的资金、船舶、技术、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聚集起来,迅速壮大企业规模,较快地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有效地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不断地提高水路运输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粗放式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牢牢抓住既有的市场,同时不断开拓新的运输市场。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立足现实情况,不断加强对现有企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常态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促进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各类水运专业院校,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使企业快速走上规模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逐步改变水运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建立现代运输物流的系统观念,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积极推进水运系统升级,在“公转水”上下功夫,建设疏港铁路和铁水、公水专用通道,着力解决港口集疏运体系不优的问题。在拓展港口功能,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作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水水转运、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建立以港口物流为中心,由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联运系统,充分发挥水路运输的运量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的优势,使货方、运输方、销售方和购买方在联运方式中实现共赢。
第三,行业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水运企业的扶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船舶运力调控专项资金、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减轻水运企业营运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运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水运企业经营行为的动态督查。加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力度,提升企业的品牌优势和信誉优势,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不正当竞争者无机可乘,积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航运市场。
参考文献:
刘碧玉,杨海东,郑伴.安徽内河航运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9 (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