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已环绕太阳一圈,1月19日抵达远日点;目前开始第二圈绕日,4月4日将再次抵达近日点。“帕克”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有望成为首个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人类探测器,预计在未来7年内环绕太阳飞行24圈,并在金星引力的帮助下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约610万千米的地方。
2019年1月28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科研人员领衔的一个国际合作小组基于“银河画卷”巡天结果,在银河系气体盘边缘的5个分子云中发现了脉泽辐射。这些脉泽辐射的发现说明,在银河系边缘有大质量恒星正在形成。目前,这一工程已完成目标巡天计划的60%。
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于2019年 1月31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维护升级了我国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本航次历时74天,航程12 000余海里,这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最远、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
2019年2月9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抵达南极中山站,并于当天开始用船载直升机“雪鹰12”向中山站吊运燃油。2019年1月29日,“雪龙”号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部分队员从长城站驶向中山站,中途在中山站附近停留6天,进行中山站燃油补给,并将本次科考取得的相关样品等运至船上。之后,搭载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度夏队员于2月15日启程返回,预计3月10日左右回到上海。
2019年1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9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重要荣誉。
2019年1月30日,结合声音合成与人工智能技术,美国一个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系统,可解读人类倾听他人说话时产生的脑电波,并将其转化为声音。这一进展为失去说话能力的人将来重获交流能力带来可能。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开发脑机接口技术的一项关键性进展。
2019年2月1日,美英两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与金属钛一样坚硬、重量却只有其1/4~1/5的“金属木头”,其内部有大量纳米级孔洞。这种“金属木头”与自然界的木头一样,具备外部有框架支撑、内部多孔的蜂窝状结构,但更坚硬,且支持类似细胞内外传输能量的活动。
2019年2月2日,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新材料技术打造的感应器,有望用于制造“人造皮肤”,未来让烧伤患者和假肢使用者重新“感受”世界。研究人员希望该装备能帮助烧伤患者和假肢使用者等重新感知外部环境刺激,并为在高磁场环境中作业的人对可能存在的磁场辐射发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