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成光 任永力 成刚
摘 要 文章首先根据已有的文献梳理,厘清了科普人才的概念,基于舒尔曼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构建了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科普人才培训课程的框架,并提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及受训科普人才配套政策的培训课程实施策略。通过科普人才的科普能力提升的课程培训,以期打造一批在行业内、区域内具有一定引领示范作用的科普人才。
关键词 科普人才;科普能力提升;知识结构;培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0-0004-03
在国际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国际竞争聚焦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依赖于科技人才的创新,科技人才的成长则根植于全民科学素养的环境中,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依赖于有效的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发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1 ]。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得到稳步提升,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来看,2001年为1.4%[ 2 ],2007年为2.25%[ 3 ],2010年为3.27%[ 4 ],2015年达到了6.20%[ 5 ],但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了6.9%,这表明我国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有效化解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公民科学素养低下的矛盾呢?打造一大批合格的科普人员是首要任务,为此,中国科协制定了《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目前,我国虽然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但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体现为: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等[ 6 ]。
为快速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认为,可以借鉴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方式,先通过骨干科普人员的培训,进而通过骨干科普人员带动区域科普人员科普能力的提升。
本文从厘清骨干科普人员的内涵入手,基于泰勒课程原理,构建骨干科普人才科普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框架,最后提出该课程实施的策略,以期提升我市科普人才的科普能力。
1 科普人才的内涵、知识结构
1.1 科普人才的内涵
中国科普研究所郑念研究员对我国科普人才分别从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科普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具有把這些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众进行传播普及的能力, 或者具有协调管理科普工作的能力。《纲要》对科普人才的定义是“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
从以上可以看出,科普人才有如下特点:
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具备将科学技术知识通俗化处理的能力,即科学技术知识的再创造能力;具备采用大众传媒进行科技传播的能力;具备科普活动策划、实施、评估的能力。
1.2 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
进行科普其实是科学教育的另一方面,属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范畴。在研究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不同的学者纷纷对其展开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教育家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 7 ]。
该理论认为,出色的学科教师的知识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教师的学科知识有效的转化为教给学生的学科知识的知识。自从舒尔曼提出PCK以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不断的修正与完善,目前一致认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科知识,这包括所教学科涉及的学科内容知识、实质结构知识、思维方法等;
2)学生对特定学习内容的知识,这包括学生的前概念、特定的学习困难等;
3)表征方式与教学策略,即教师能利用类比、隐喻、图示等有效的表征方式或教学策略把学科知识呈现给学生的知识;
4)课程知识,这是指教师能从学科知识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知识;
5)评价知识,教师能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测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结合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及科普人才的特点,科普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科学素养的知识;关于受众(传播对象)的知识;关于科技传播策略的知识;关于科普效果评价的知识。具体而言,科学素养的知识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关于受众的知识,这主要涉及传播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受众兴奋点的激发、受众接受性的了解、受众接收科普知识的方式等;关于科技传播策略的知识,这主要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再创造的能力知识,即将科学技术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关于科普效果评价的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受众接受科学技术知识的评价维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关于科普效果评价方法的知识。
2 科普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构建
构建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以后,就可以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了。关于现代课程开发的经典理论是泰勒原理。
2.1 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涉及到课程开发的4个命题: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8 ]
这4个命题揭示出了课程开发的步骤: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结果。泰勒原理是基于美国“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失业率的剧增及学生的大量退学。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 以缓和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成了当时美国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率先发起了一项著名的“八年研究”,泰勒是这一项目的主持人,该项目的成果集中体现为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著作已经出版,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该书提出的课程开发原理被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
2.2 基于泰勒原理的科普人才培训课程框架
2.2.1 課程目标:培养具有一定区域科普引领力的科普人才
《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普人才的总目标是:
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地区布局、行业布局趋于合理。
为达到此总目标,本培训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分批短期培训,打造一批在各行业、各区域的优秀科普人员,使他们在各行业、各区域内具有科普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这一批优秀科普人员对行业内、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行业内、区域内科普人员的科普能力。
2.2.2 课程内容:科普人才知识与技能及培训者培训技能
培训的内容可以分为4个模块:
模块一是关于科普人才专业理念课程;模块二是专业知识课程,包括科学素养所涉及的知识和一般的关于科学与人文的通识知识;模块三是科普技能的课程;模块四是培训技能的课程。
通过模块一课程的学习,其目的是提高科普人才的专业信念,为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模块二课程的学习,首先,加深学员对当代科学素养模型的理解,为明确科普内容奠定基础;其次,夯实学员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最后,通过科学与人文通识知识的学习,树立大科学的理念,为受众创造创新的沃土。
通过模块三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员对受众学习心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学员的科普技能,另外,学员还能评价科普的效果。通过模块四课程的学习,学员掌握培训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的知识,为学员进行行业内、区域内的科普人员的培训做好准备。
2.2.3 课程实施:学员筛选及培训形式
科普人才能力提升的培训实施,学员的挑选条件是:在行业内、区域内具有一定成绩的科普人员,能通过培训带动行业内、区域内的科普技能的提升的科普人员;课程采用面授和远程研修、课程理论与科普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2.4 课程评价:培训学员的科普能力及科普领导力
评价学员课程学习的标准,一方面是自身科普技能的提升,即科普活动组织得有效果,科普活动策划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科普领导力,即培养并带动行业内、区域内的科普人员数量的增加及科普能力的提升。
3 科普能力提升培训课程实施策略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有效实施,不仅应该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面有所创新,而且还应该给予受训科普人才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3.1 培训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在培训形式方面,培训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培训的效率及经费等问题,为突破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在线研修与面授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培训。
关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可以通过网络研修的形式进行,学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专家的讲座视频,专家定时在线答疑,这样克服了时空的限制,学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完成学习。
关于专业技能的操作性课程,应该以面授为主,辅助性的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面授的形式可以是以专家做报告的形式,也可以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科技馆、中小学科学课堂等场所进行实战训练。
3.2 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普人员培训的内容,一些关于技能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弥补,一些科技前沿、科技思想、通识知识可以通过集中培训解决,关于专业领域内的科技知识则应该通过培训课程关于专业信念引领,使学员自身通过努力进行完善。
与此同时,关于科普的技能性内容的培训,不仅应该有科普理论的指导,而且还应该有科普实践的训练,只有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形结合,学员的科普技能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3.3 探索配受训科普人才套政策政策
为了发挥接受培训的科普人才在行业内、区域内的引领作用,应该在科普人才培训学员的选取、培训考核及专业发展规划及奖惩等方面进行相关政策的探索。通过这些政策的建立,可以使培训人员的选取、权利与义务有章可依,与此同时,通过奖惩制度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学员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其从事科普的热情。
4 结论
本文从科普人才的内涵出发,探索了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基于泰勒理论初步搭建了科普人才科普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框架,并提出了相关的培训课程实施的策略。
因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结构,且培训课程的框架没有经过专家的论证,因此,关于这两方面的问题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6-06-01(002).
[2]中国科协“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J].科学中国人,2001(11):10-11.
[3]2007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J].科协论坛,2008(12):48.
[4]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J].科协论坛,2015(10):37-38.
[5]王以芳,房瑞标.中国科协发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J].科协论坛,2010(12):30.
[6]中国科协.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http://www.cast.org.cn/n35081/ n35488/12123725.html.
[7]蔡铁权,陈丽华.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91-96.
[8]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