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阳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scratch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提出了素材、控件、思维与程序的四个切入点,并且在反思中注重过程、问题、反馈的认识与理解,以期推动scratch课堂教学迈向更扎实、更有效的新维度。
关键词:scratch;项目式;创新;认知;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123-2
2018版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课的Scratch教学,都是以项目式为主。课本上除了第一课为常规的《初识scratch》外,其余的内容皆为一个主题活动,课本这样设计的目的,旨在让小学生在此活动之下学会解决同类问题,认知新授控件,迁移新授课程,锻炼思维能力。
一、scratch课堂教学实践
1.吸引目光,素材搭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Scratch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素材。这里面的素材包括程序添加的背景图片、各种角色的素材以及各种道具与特效等等。素材里面又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是scratch自带的素材库例如角色库还有背景库;第二种是利用绘图编辑器进行自我创作的方法;第三种就是利用外部的素材,通过绘图编辑器上方的导入,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合生活的教学才是学生实际应用的真教学。同样地,实际应用还是以具体的素材实例为主,有了鲜活的例子才能孵化出无限遐想的思维空间。
2.解决问题,控件讲解
Scratch课本内容具体为一个个生动活动的项目式主题。其实转换不同的角度,我们会发现,这些项目就是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呈现的精彩画面。所谓问题,往往是一个事物的源泉与发展的动力。因此,在scratch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对于发现问题,我们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在课堂导入的时候,经过情景创设、作品导入,抛出之后让学生思考。然后,我们引导学生做一做“翻译题”,将我们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的问题通过自然语言来寻找一下scratch教学模块中有没有相对应的控件,以便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3.拓展思维,优化脚本
Scratch课堂教学内容的最大优势就是让孩子在编程中体验了问题解决的思维塑造过程。孩子们在模块控件的配合下,让一个问题从有到无,这不仅锻炼了编程的思维,也让孩子获得了新的认知,发展了动手能力。当然,我们的scratch课堂教学还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这是我想起了常熟市教研员刘鸣家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提出的深度课堂。同样是一节课,书本上教授的是这样,但是我们带领学生能够走到的又是哪里呢。在此,笔者以五年级scratch教学内容中的《小猫出题》为例。书本上提出了变量,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建三个变量分别存放加数1、加数2以及和。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讲授,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铺垫是一点一滴进行的。在完成这一课内容之后,我又引导孩子积极思考,能否将“和”这个变量去掉,直接利用回答与加数1、加数2进行判断呢?有的孩子认为可以。如何做呢,那就是将我们原先的“和”变量,改成加数1+加数2的表达式。
4.迁移认知,创新程序
Scratch教学中的思维得到塑造之后,我们可以利用迁移来解决类似的问题,创新程序脚本。孩子的思维经过一定训练之后,是呈一个发散式的形态。结合学习过的控件之后,认知就能提升一个维度,在这个维度之下,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素材都是一个创作的源泉与动力。例如书本上的《吃豆子游戏》,角色有吃豆子人和豆子。在豆子从上而下的过程中,吃豆子人等待着左右移动进行吃豆。我引導如果我把豆子改成苹果,吃豆子人改成一个箩筐,这样可以做一个什么游戏?有的孩子很快的就能说出来——接苹果。在此脚本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前面学习的外观中的说话控件等等。虽然我们学习的是一个项目式主题,但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而是很多很多个,我们稍加引导与变换,就能为孩子迁移认知,塑造更加丰富全面的生活教学。
二、scratch课堂教学思考
对于scratch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实践,更多的应该从内容、问题、反馈这些地方入手,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扎实有效。
1.课本教学内容的挖掘——细化过程
书本中教学内容为一个个项目式主题,对于教师的解读以及教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为在每一个主题之中,很多细节是省略掉的。如果,不细心挖掘,那么就有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课堂教学经验与学生智慧生成的宝贵机会。例如五年级scratch教学中的《青蛙过河》这一课,为何第一种是移动而后面的都是在多少时间内移动到X和Y呢?在这里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个思考,思考过后发表各自的看法,以及通过全是移到X和Y与之前的在多少秒内滑行到X和Y做对比,这样哪一种情况,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呢?
对于内容我们应该细细咀嚼一番,让孩子看到不同结果,进行思辨讨论,细的化到具体过程的搭建与实现,看究竟不同在哪里,哪种情况更加符合生活实际。
2.课堂教学内容的辨析——主攻问题
在课堂中,我们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是我们课堂扎实与有效的关键点。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思考只不过是自己学情的主动生成,而不是真正的利用换位思考作为学生来解决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了。例如在五年级scratch教学中的《花朵缤纷》这一课,首先提出的是绘制花瓣素材,那么打开scratch程序之后先要删除小猫啦,很多同学不加思考的就在删除之后的舞台背景上画起了花瓣,这就是一个极为显眼的教学问题。就算笔者在任务开始之前,提醒了学生,还是会有孩子犯这样的错误,那么我就会采取同桌检查的办法来解决。但是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概念理解的问题,在以后的课堂中,我都会提及舞台背景,角色以及造型的知识点。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我每节课都会让孩子记下问题,课后收集以后查阅。这些问题都成了我今后课堂教学的宝贵财富。
3.课程教学内容的回味——思考反馈
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来说更多的应该延伸于课堂之外。而scratch编程恰巧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孩子在家中也很容易搭建与实现。每一次授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尤其是课后,我们需要将他们的反馈一一收集起来。除了刚才提到的问题,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感受,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除了这个游戏或者项目,你还能解决什么游戏或者项目。课后交流的作用不可小觑,既是对一课学习的反馈,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起点。
俗话说得好,学到老,活到老。对于scratch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肤浅看法。学生是一个身心认知都在成长的个体,对于编程的中学习的认知、思维,以及其他一些品质,只有在今后的课程与生活中多加练习,才能在自由的天空中美丽的翱翔。总之,我们要共同努力,以推动scratch教学在课堂,在生活中真正落地深根、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舒驰.小学Scracth编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7(15).
[2]凌秋虹.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3]刘鸣家,许传国.scratch能带我们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2(12).
[4]吴爱玲.Scratch编程教学之“学中教”[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