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与乡贤文化漫谈

2019-04-02 09:59卫绍生廉朴
寻根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贤建设文化

卫绍生 廉朴

“乡贤”,这一古老的称呼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很久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賢重新进人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里提到乡贤和乡贤文化,这应该是首次,它表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乡贤文化,既是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乡贤和乡贤文化淡出人们视线已久,在这一概念重新被提出来的时候,许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乡贤,什么是乡贤文化,更不知道如何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鉴于此,有必要对乡贤称谓、乡贤之说的起源、乡贤对中国乡村的作用与意义、乡贤文化包含哪些内容等,作简要回答。

何谓乡贤?按照通常的解释,乡贤是指那些道德品行高尚同时又对乡村建设有过贡献的人。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道德品行高尚,二是对家乡建设作出过贡献。但如果仅仅是道德品行高尚,满足于个人修身齐家、独善己身、洁身自好,很少关心乡里乡亲,很少对乡梓作出过贡献,那么,这样的人只能称为乡隐,而不能称为乡贤。乡贤既应是道德为人敬仰、行为堪称模范的人,更应是为家乡作出过一定贡献的人。不论是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制定乡约、调解邻里矛盾,还是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接济乡人,举凡一切有益于乡里乡亲的事情,他们总是满腔热情,乐做善为。对乡村建设的贡献,是乡贤的必备条件。如果对家乡父老没有什么贡献可言,何以成为乡贤?看一看汉魏六朝出现的一些记述各地乡贤的著作,如《汝南先贤传》《陈留耆旧传》《襄阳耆旧记》《鲁国先贤传》《楚国先贤传》等,其中记载的各地乡贤,不仅在道德、学问、修养、名望等方面为人称颂,成为时人敬仰的楷模,而且都对家乡做出过贡献。他们能人各种乡贤传,绝非浪得虚名。

乡贤之说起源于何时?乡贤很早就存在于中国的乡村,但乡贤之说却是在东汉中后期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东汉中后期,随着一些世家大族的崛起,各个郡国都热衷于撰写乡贤传记,表彰那些曾经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贤人雅士。东汉以后,世家大族成为维持中国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涌现出许多被后人称为乡贤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社会,乃至对中国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乡村精英的乡贤,在乡村治理、乡村教育等方面可补政府治理之不足,发挥了政府无法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些人看到了乡贤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把所属郡国那些有影响的人物事迹记录下来,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郡书”。唐代史学家刘知畿在谈到这类著作时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昞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刘知幾:《史通》卷十《内篇·杂述》)刘知幾是较早关注到乡贤类著作的史学家,他认为,乡贤类著作都是“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因而在当地比较流行,而到了其他地方,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在谈到东汉史书繁盛的原因时,刘知幾再次提到了乡贤:“降及东京,作者弥众。至如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门甲族,代多髦俊。邑老乡贤,竞为别录。家牒宗谱,各成私传。于是笔削所采,闻见益多。此中兴之史,所以又广于《前汉》也。”(刘知幾:《史通》卷九《内篇·烦省》)刘知幾虽然没有对乡贤做出解释,但他把“邑老乡贤”与“高门甲族”相提并论,表明他已经把“邑老乡贤”与“高门甲族”放在同一个层级上,充分肯定了“邑老乡贤”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乡贤对中国乡村有怎样的作用与意义呢?乡贤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热衷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教育,而且乐善好施、造福乡里。乡贤一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是乡里有知识、有影响的人物,经济实力往往要比一般村民好一些。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造福桑梓,所以常常在乡村建设上主动作为,只要是力所能及,他们一般不会推辞。在乡村治理方面,乡贤往往身兼管理者、参与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发挥上情下达或下情上传的作用,成为联系乡亲和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在调解邻里冲突和乡人矛盾上,他们不会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注重多方协调和沟通,注重平衡各方利益。所以,在乡村治理方面,乡贤是农耕文明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乡村教育方面,乡贤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乡贤大多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们深知文化知识对于人们的生存、生活、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启蒙教育和家庭教育。他们中的许多人自觉地担负起教育自家子弟和乡里子弟的重任,有不少人开私塾,并兼任私塾先生。虽然有的人也接受一些“束脩”,但总体来说,义务教书的情况较为常见。他们是乡村的“先生”,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人,是教人向善的人。在善行义举方面,乡贤更是乐善好施的代名词。他们愿意帮助别人,勇于助困济人,乐于接济生活困难的乡亲。如东汉末年颍川郡著名乡贤陈寔,道德高尚,知书达理,处事公正,待人公平,为乡里所推重。乡里发生了纠纷,人们不去求官府,而是去找陈寔,请求他明断是非。只要是陈寔评的理、判的是非曲直,人们都欣然接受,没有什么怨言,以至于乡人都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陈寔还乐善好施,遇上灾年的时候,乡亲们缺吃少穿,他就接济他们。大灾之年,陈寔的善举不仅挽救了那些一时糊涂的人,而且教化了乡党,纯洁了世风。当然,更多的乡贤是靠他们的智慧和财富造福乡里,为乡亲做好事,譬如常见的修桥铺路、接济穷困等助人为乐之事。在乡村治理结构尚不完备的中国传统社会,乡贤在文化教育、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政府所起不到的作用。他们是中国传统乡村超稳定结构的基石,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

对于乡贤,我们应该历史地来看,既要看到他们在乡村文化教育、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他们对中国传统乡村超稳定结构的固化作用。乡村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也是各级政权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不下郡县,县级政权成为封建社会的基层政权,县令或县长通常都是七品官甚至是从七品官,县丞、县尉的级别就更低了。国家行政机构设置到县级,县以下是乡和里。乡和里的治理则借重民间力量,乡长和里长大多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望族的族长担任,他们没有官位,不吃皇粮,不领俸禄,只是负责维持当地的秩序,帮助地方政府做一些诸如征收税赋、摊派徭役、管理户籍、教化民众之类的事情。但在乡村治理及文化教育等方面,乡长、里长则常常要借重乡贤的力量,因为乡贤有文化、有见识、有影响力,甚至还有财力。当乡贤与乡里管理者相向而行、勠力同心的时候,乡里就会稳定,乡村治理就比较顺畅。这个时候,乡贤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乡贤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乡村治理的标杆,成为乡人敬仰和追慕的对象。但是,由于乡贤所受的教育不同,他们的理想、信念、追求也各有差异,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更看不惯权豪势要欺辱压榨百姓,往往是特立独行者和孤独求道者,但他们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服务乡里,造福百姓。如许劭主持汝南“月旦评”,大力奖掖和提携汝南才俊,评点天下名士,成为汉末继郭泰之后的清议领袖。他不应朝廷征辟,谢绝高官厚禄,以“局外人”的身份品评人物,客观公正,令人信服。又如吃尽文盲苦头的武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行乞办学,创办崇贤义塾,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进学堂读书,更让人肃然起敬。再如晚清职业慈善家余治,一生清贫,却四处呐喊,奔走于大江南北,劝人行善,宣传忠孝节义,成立各种慈善机构,移风易俗,救济孤贫,而且创立戏班,编写剧本,以戏曲劝善,被人誉为“江南大善人”。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感染着世人,固化着中国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使中国乡村这个自秦汉以来政府行政权力鞭长莫及之地,成为乡绅乡贤的表演舞台。在当代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从白嘉轩、鹿子霖和冷先生等人物身上,读者依稀看到了久违的乡贤形象,所以有评论者指出,《白鹿原》就是在寻找失去的乡贤。这样的评论虽然不无偏颇,却也道出了小说的文化追求。

乡贤是乡贤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传统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文化教育、乡土认同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从中国古代一直到近现代,许多乡村都建有乡贤祠,用以供奉和祭奠那些为乡村建设做出贡献的乡贤们,展示各地不同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由乡贤及其乡人共同创造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对家国文化的認同,对乡村社会的维系,对农业文明的传承,对宗族文化的延续,对乡村文明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创新乡贤文化,就应在进一步明确乡贤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的前提下,深入发掘乡贤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注重发掘乡贤文化对家国认同、乡村治理、乡村教育、乡村建设、乡村文明传承等方面的深层文化内涵,通过一个个乡贤人物,阐释乡贤文化的重要价值,梳理乡贤文化的积极意义,探索乡贤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譬如家国认同,首先是基于对家族和家乡的认同。乡贤作为当地的贤者,不仅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而且还常常让乡党引以为豪,人们不论处于多么遥远的地方,只要说起共有的乡贤,就会立即引起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形成对家族和家乡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乡贤是家乡认同的标志性人物,也是促进家国认同的情感纽带。

乡贤文化对传承发展乡村文明,对当代乡村文化建设,对提升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大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挖掘乡贤文化的丰富内涵,梳理乡贤文化的历史脉络,发掘乡贤文化的价值意义,进而创新乡贤文化,建设新乡贤文化,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为此,我们组织编纂了这套“乡贤文化丛书”,对自东汉以来的历代乡贤进行梳理,系统展示乡贤、乡贤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以期让广大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乡贤和乡贤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对乡贤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有更多的认知,共同为创新乡贤文化、建设新乡贤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乡贤文化丛书”第一辑,我们精选了10位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各地乡贤,他们不论在教书育人、修身齐家,还是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慈善赈济等方面均做出了一定贡献,成为人们传颂的典范楷模。在本辑编写过程中,每位作者均对自己承担的人物有一定研究,但因作者较多,行文风格各异,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妥之处,尚祈读者批评。

猜你喜欢
乡贤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乡贤是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寒露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谁远谁近?
靠大多数,还是靠“乡贤”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别让“乡贤”成“乡党”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