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台门杂述

2019-04-02 09:59潘春华
寻根 2019年1期
关键词:绍兴命名建筑

潘春华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浙江绍兴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的美称,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文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而当地的台门,更是独具特色。绍兴的台门就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大街小巷,比比皆是。民国初期就有这样的说法:“绍兴城里十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可见绍兴台门建筑数量之多,是江南民居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台门,是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民居宅院,通常坐北朝南,按建筑空间布局划分,中轴线从前往后依次为台门斗、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园地,组成一个独立的宅院,台门内聚族而居。绍兴籍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曾这样描述绍兴台门的来历:“绍兴旧时民间称大住宅之厅事日明堂(天井),称大住宅之头门为台门。所谓台门,原系两边起土为台,台上架屋,故日台门。”绍兴台门格调淡雅,自然古朴,造型独特,在江南宅第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绍兴民居中台门建筑大量出现,成为我国民居传统格局中别具一格的建筑样式。

绍兴的台门一般都临街或临河而建(一些河沿或弄堂台门也有其他朝向的),屋宇高大,黛瓦粉墙,古韵悠悠。台门斗是宅舍的大门,配之以青石制作的石门槛、石门枋、石天盘、石台阶,组成一个小而精致的空间。台门临街通常设两道门,外道大门一般为两扇,也有独扇的、四扇的、六扇的,或是黑漆石库门,或是黑漆木门,上钉竹钉,称作竹丝台门,绍兴人常有“竹丝台门六扇头”的说法。

大门上顶一般有屋檐挑出,有的还建有石萧墙,外观庄严厚重。一些官员的府第,台门斗里多悬有匾额,称为门匾。门匾有蓝底金字的,也有白底黑字的;悬挂的格式,有横卧式的,也有直竖式的,而以蓝底金字、直竖式悬挂为显赫。门匾上的题字,或昭以台门主人的官衔,或昭以台门主人科举的功名。鲁迅故居所在的周家新台门,建于清乾隆末年,其台门斗悬挂着的就是蓝底金字“翰林”匾额。大门门环饰以兽头,台门口立有旗杆石(封建时代凡中举即可于门前竖旗杆),大门对面砌有照墙;如是面临河道,照墙后面还砌有“两面踏道”,临街则建有“拴马桩”,可谓器宇不凡。

进入大门不到三步,又有一道门,中间两扇,左右各一扇门。台门建筑里的天井,又称“明堂”,略似北方的院子,主要是便于居室纳阳采光,也是宅内一方露天活动空间。天井构筑颇为讲究,地面一律用石板铺砌,俗称“石板道地”,那些有好几进的台门,进与进之间都有天井既相隔又相通,从前门进到后门出,是“一块石板到底”,极平整、舒展,且见气派。“堂屋”又称“厅堂”,是全宅的中心,也是家族家庭祭祖、聚议大事、大会宾客或举行红白喜庆等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厅堂正面左右两壁上方设祖宗牌位堂。“座楼”多为两层楼房,也有平房,砖木结构,是家人日常起居的地方;两侧厢房是辅助用房,一般用作厨房或堆积杂物,也有作为下人住宿用的。

台门的面宽和进深则依据屋主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和人丁状况而定。面宽以三开间为普通,也有五开间、七开间甚至九开间的;进深则有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七进之别。大的府第,以门面的“间”数与深院的“进”数为气派的标志。有些台门建筑,楼与楼之间由走马楼回廊贯通,落地雕花长窗,挂落栏杆,檐廊相接,典雅明敞。有些台门建筑,除了主体建筑恢宏气派,还置有精美园林,内中亭台楼阁、廊枋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水池为中心,围合建筑,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颇似私家花园,是封闭式台门里人们散步、休憩和活动的去处。园内还辟有专用水井,便于汲水。许多绍兴台门建筑前后皆通路或通河,俗话说“前门进,后门出”,交通极为方便。

商贾台门构筑则较为特殊,一般兼有居住和经商两用功能。前朝街,后临河,建筑呈敞开式进堂布置,台门前半部分经商,中间洽谈生意,后进才是起居住宅。

绍兴台门的名称丰富多彩,有以官衔命名的、以科举功名命名的、以行业命名的、以原来宅主姓氏命名的,也有以方位命名的、以建筑形式和台门门框颜色、材质命名的,还有的台门系名人故居。

如以官衔命名的有御史台门、大夫台门、翰林台门、尚书台门、道台台门、参将台门等;以科举功名命名的有状元台门、探花台门、进士台门、解元台门、举人台门等;以行业命名的有轿店台门、锡箔台门、当店台门、药店台门、胭脂台门、石箍台门、竹丝台门、酒甏台门等;以宅主姓氏命名的较多,有周家台门、陈家台门、马家台门、华家台门、徐家台门、高家台门、宋家台门、谢家台门、叶家台门、沈家台门、杜家台门、寿家台门等;以方位命名的有朝北台门、朝南台门、东房台门、西房台门、前蒋台门、歪摆台门等;以建筑形式、台门门框颜色、材质命名的有石库台门、实拼台门、花厅台门、双联台门、黑漆台门、乌台门、石鼓台门、铁板台门、洋铁台门、铁皮台门、钉子台门、八字台门等。也有不少名人故居的台门,如周恩来祖居——“百岁堂”竹丝台门,姚启圣故居——鲁迅路姚家台门,范文澜故居——锦麟桥范家台门,鲁迅故居 周家新台门,秋瑾故居——和畅堂乌台门。

绍兴自两晋以来一直是官宦名士聚居之地,绍兴籍人士出仕在外为官或经商的也很多。他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大多要在绍兴这块风水宝地为自己选地营建邸宅,以荣宗耀祖,光彩门楣。这些邸宅大都颇具规模,并着意在厅高、面宽、进深等方面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气势。如坐落在万安桥与谢公桥之间的吕府台门,是明代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吕夲的府第,占地48亩,建有九间十三厅,四周檐墙高筑,并设有隔河照壁。这是绍兴境内规格最高的明代台门建筑之一,距今已400余年,保存较为完好,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坐落于上大路王衙弄的伯府,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尚书、新建伯王守仁的府第,其建筑讲究,梁架均用楠木,故民间有“吕府十三厅,不及伯府一个厅”之说,可惜伯府在太平天国时被火所焚。

清末民初,绍兴城内台门建筑可以说比比皆是,除了商贾、作坊和一些特殊行业的屋宇及貧民住宅外,一般民居大都呈台门格局。当时,绍城南街(今延安路西段)一带是市民居住区,这里大小台门一座接着一座,栉比而立,错落有致,俨然“台门一条街”,成为绍兴城里一道独特的“台门风景线”。

民国以来,封建时代那种大户人家以台门为邸宅,独门独户或聚族而居的格局逐渐被打破。经过沧桑变迁,有的因家道中落,有的因屋主易人,许多封闭式大台门逐渐成为普通人家杂居之地,近于北方的大杂院。有的几经改建,面目全非;有的随意被拆除,了无痕迹;有的则格局破坏严重。台门数量不断减少,日渐颓废和消逝。

绍兴台门建筑是江南民居的瑰宝,现存绍兴七大片历史街区中保存完整的台门尚有百处之多,这些台门大多为明清建筑,保存完整的仅为5个,较完整的62个,残缺不全的42个。列入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文保点)的台门有26个,其中明代8个、清代13个、民国时期5个。较为著名的台门有吕府台门、周家老台门、探花台门、宋家台门、陈家台门、马家台门、华家台门等。这些台门世代沿袭,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积淀着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绍兴的独特风情,反映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文风貌和民间建筑的艺术特色。

目前,绍兴市政府针对许多台门建筑里尚有大量的居民居住的实际状况,积极采取“有机更新,活化再生”的保护策略,强调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投入巨资,着力对台门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并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努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切实珍视这笔丰厚的文化资源,更好地保护和延续绍兴台门建筑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绍兴命名建筑
清白泉
绍兴大闯关
我的家乡绍兴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
官瘾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