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术掌握情况调查研究进展

2019-04-02 06:10黄文伶汪莉闫钢梁宏何雪华黄玲丽罗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年龄层普及受访者

黄文伶 汪莉 闫钢 梁宏 何雪华 黄玲丽 罗倩

530031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南宁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等步骤,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1]。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人数达54.4万,而我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尚不足1%。研究表明,人体发生呼吸心搏骤停时,4 min内开始CPR,存活率达50%;4~6 min开始CPR,有10%的存活率;超过6 min只有4%的存活率;10 min以上者,几乎无存活的可能[2]。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其生存概率提高将近4倍,同时,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伤残率亦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扩大,各种突发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意外猝死已成为意外死因的第3位。当意外事故发生时第一要务是急救,现场急救最基本的技术就是CPR,其可以防止和救治突然的意外死亡[3]。如何让普通居民学会和应用CPR,是降低意外事故死亡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关调查研究

据资料显示,院前心搏骤停、心肌梗死等每年发生100万例,都需要进行CPR抢救,而目前我国现场CPR的普及率不高,社会中一般服务人员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CPR成功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4,5]。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绝大部分(60%~70%)发生在院前,在发生心脏骤停后,需要在2~4 min内对患者进行CPR术。通过胸外按压,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液流动,并辅以适当的人工呼吸,CPR操作为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有氧血供。然而,这一要求仅靠医护人员是很难达到的。目前,我国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少需要5~10 min。在我国,目前急救通道相对薄弱的环节是救护不及时。有关资料表明[6],在美国,医疗机构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是3~4 min。在我国上海,上述时间为10~12 min。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黄金抢救时间,降低了抢救成功率。由此可见,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最好的处理不是“争分夺秒”地去医院,而是立即就地抢救。许多濒临死亡的急危重患者能否得以生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目击者是否能够施予卓有成效的及时救护。国内报道,中国城市居民对CPR了解率仅为3%[7]。而对南宁市居民CPR知识及技能专科培训显示,居民的CPR知识普及率较低,仅0.82%[8]。

图1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A)与职业组成(B)

图2 受访者对接受培训居民年龄段(A)与文化程度(B)的期望

图4 急救培训的方式和普及程度

国外的相关研究已证明,10~12岁的孩子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掌握CPR技术[9,10]。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医学急救知识通常被政府列入常规教学课程。美国居民约有25%受过专业健康教育;北欧国家的急救知识从青少年就开始普及,知晓率达到90%以上。我国香港对非急救运输人员要求进行为期2周的急救课程培训[11]。目前我国在医院外的CPR抢救的成功率甚至只有1%~5%,而在北欧国家已经达到30%[1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CPR知识普及率令人担忧。有文献报道,1 088例院前及急诊科死亡病例中,院前死亡占同期死亡的56.62%[13]。马振华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社区居民CPR基本知识掌握情况[14],结果显示不同层次、不同学历背景的人群对于CPR技术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亦存在较大的差异。魏志明等采用自制CPR知识问卷调查表对盐城市3 000名社区及农村居民进行CPR知识知晓情况调查[15],为开展CPR知识宣教提供参考。结论是社区及农村居民CPR知识知晓率低,被调查者所在社区、乡镇及农村居委会未开展CPR知识宣传教育。提示社区及农村居民缺乏CPR知识,未能对突发猝死的患者实施及时救护。温艳萍、林栋美等针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CPR术的掌握现状得出结果是,培训前[16]对CPR知晓者仅为7.14%,而能正确实施者则为0。因此,提高我国社区居民的CPR急救知识显得十分紧迫重要。甚至有调查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17]。不同年龄、学历背景的人群对于CPR技术的了解情况各有差异。通过大量对比研究表明:社区居民通过CPR培训,居民的CPR基本掌握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通过培训干预提高社区居民CPR普及率是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基于以上现状,2015年8月-2015年12月对南宁市江南区开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医疗急救培训问卷调查,了解南宁市居民对CPR急救培训的普及人群、普及方式与培训考核的看法,以期为有效开展城市社区居民CPR救护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图3 对接受培训居民的职称期望

资料与方法

2015年8月-2015年12月选取南宁市社区年龄15~60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80份调查问卷,成功回收160份问卷。其中男52名(32.10%),女110名(67.90%),年龄 15~25岁 71名(43.83%),26~35岁42名(25.93%),36~45岁17名(10.49%),其他年龄32名(19.75%);文化程度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职业包括学生、教师、司机等,见图1。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在调查开展前经过培训,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方向为居民对开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培训的年龄、方式、考核时间等方面的个人看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0份。

统计方法:将回收的调查问卷整理后,用统计软件GraphPad Prism 5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CPR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人群,见图2。调查显示,所有的受调查者均认为需要在普通人群中普及“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医疗急救知识。将受调查者按照3个不同年龄段分为15~25岁(青少年)、26~45(中青年)、46岁及以上(中老年),分别统计不同年龄段的受调查者对急救培训普及的年龄层段(受访者可选择多个不同的年龄层)与文化程度。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青少年接受“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的支持率均在50%左右,而中老年受访者对26~45岁的中青年学习急救培训的期望达到57.14%,远高于前两个年龄层的受访者对中青年的期望(44.29%、33.33%),见图2A。而在接受医疗急救培训的居民的文化程度上,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均认为普通居民即可接受培训,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且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随年龄层段递增,15~25岁的受访者68.57%;26~45岁的受访者78.57%;46岁及以上的受访者87.75%,如图2B所示。提示城市居民在普及“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时除了重视青少年(15~15岁)外,中青年(26~46岁)也不能忽视。在接受培训居民的职业分布上(受访者可选择多个不同的职业),居民认为接受培训的最佳对象是大学生/高中生[88例(55%)],教师[34例(21.25%)]与载客司机[32例(20%)]的比例也不低,这可能是出于对这两种职业的信任与需求,其他职业33.75%。

而对接受培训的居民的职称期望中,对不同的职称没有特殊的偏向性,初级职称即可达到培训的要求,但更希望学习紧急救护的居民能有过培训学习的经历,见图3。

CPR医疗急救的培训的时间、地点与方式:居民由于职业和空闲时间上的差异,对CPR医疗急救培训的时间安排可能存在差异,为了能提高培训的效率,有必要调查不同居民对培训时间的安排。经调查,居民更倾向于将急救培训的时间安排在周末(34.97%)或另行协商(37.42%)。相比于前两者,选择将培训时间安排在每个月月底(22.70%)和其他固定时间(4.91%)的居民仅占总受访人数的1/4。

在培训的具体方式上,居民倾向于集体培训授课(61.11%)和分职业团队授课(22.60%),见图4A。而对急救普及程度的看法,不同的年龄层段的居民看法存在差异。总体上看,3个年龄层段的大部分居民都认为应该掌握急救培训的内容,而非了解或知晓。但在15~25岁青少年群体中,选择掌握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两个年龄层段,达到了85%,见图4B。提示在开展急救培训时,应着重培训青少年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特质,扩大急救培训的效果。

CPR医疗急救培训的考核:89.87%的受调查居民认为急救培训需要经过考核,84.47%的受调查居民认为接受培训后需要进行不定期的考核。而再次考核的时间,超过80%的居民认为应该在培训后的1年之内(2个月:11.32%;半年:35.22%;1年:33.96%)再次考核。说明居民对急救培训的效果十分重视。

讨 论

人类社会环境的变化,生物结构链的剧烈变动,饮食卫生的安全都不断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慢性病、“富贵病”的比例也随之骤升,交通意外、环境灾难、火险灾情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安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保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CPR亦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我国整体而言,社区居民对于CPR术的掌握比例不高,普及率低,这在未来将会制约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随着我国急救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院前急救也获得了一定发展,目前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已初步建立。院前急救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令患者获得更早更好的医疗干预。因此,要想切实使院前急救系统的实施效率提高,使社区居民掌握院前急救基本知识,充分发挥现场第一目击者重要性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只有红十字会承担急救知识培训,但覆盖面积有限,尚未开展社区急救知识的健康教育,急救知识的健教和普及任重而道远[18]。以急救知识为内容的健教工作虽然最终是由医疗部门具体操作,但政府是否重视及支持是起决定作用的。为了更好普及急救知识,政府应该加大投入,依附健康教育机构、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列入中、小学常规教育课程,在社区中普及急救知识,加强急救网络的基础建设,最后达到全社会普及目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亦是心血管高发区,居民对于CPR术及其他医疗急救措施的掌握情况将成为衡量我国医疗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居民对CPR急救的调查结果,得到了城市居民对培训的人员组成、组织形式以及考核方式等重要信息,为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持续的、固定的CPR术普及培训的模式和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年龄层普及受访者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