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追问读懂孩子

2019-04-01 06:45王凯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1期
关键词:正方反方观点

王凯峰

在课堂上,孩子们发言特别积极,学习状态看起来好极了,但每次的作业情况却总是不理想,往往一些在课堂上交流过的问题,作业中还是有很多孩子出错。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这令我既气馁又不解。

学校每两周举办一次教师例会,例会以分享和研究为主。近段时间,科研处的同事们一直在引领我们做“追问练习”——遇到问题,试着从多个角度寻找背后的原因。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不好,是不是也需要从孩子们身上找原因?

通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孩子们发言很积极,但倾听的习惯却非常不好,这直接导致发言重复,课堂低效……

原來,我被课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最近,在看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写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其中有一个小章节叫“倾听的游戏”:“为了教会孩子们倾听,一个学校制定了下面的练习:每隔一天,学生们要对让他们感受强烈的个人或社会问题进行一个小时的讨论。讨论要遵守一个不寻常的规则:一个人在发言之前,必须要复述前一个人发言的要点,而且要达到前一个人的满意。这个规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这是一致交流的核心。这要求每一个说话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言语和感受上,进入他的心境,并理解他的观点。当孩子们和老师练习这种做法时,他们发生了奇怪的变化:他们说得少了,听得多了,并且对别人的观点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做这个游戏需要收集话题。话题从哪儿来?如果要让孩子们感兴趣,最好从他们自己中产生。于是,我私下问了几个孩子“你们最想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有的孩子说:“可以讨论要不要留作业。”有的说:“可以讨论自己的伤心事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孩子们给出了很多有趣的话题,还有个孩子说:“老师,这个可像‘奇葩说。”他给我讲解了这个综艺节目的大致情况。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发现可以利用他们的形式:正反方辩论,让活动更有对抗性质。于是,我在接下来的班会课上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叫‘另类奇葩说。”我介绍了游戏规则:围绕话题,选择你是支持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分别站在教室的左边和右边。正方一人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完后随机指定反方一人先复述正方发言要点……

孩子们听完后跃跃欲试,我们就“要不要留作业?”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过程中,我观察着孩子们的倾听状态,发现大多数孩子是很投入的,但是有几个离得较远的,状态有点不在线。看来这个游戏不适合过多人同时参与。于是,我们又改为分组进行,从中选出不过关的人,进行小小的惩戒。孩子们都说这个游戏挺好玩,直到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现在,我们每隔两周就会玩一次这样的“倾听游戏”,效果自不必言说。有了游戏过程中的练习,孩子们在课堂上逐渐沉得下心来,认真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还学会了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作业质量果然突飞猛进。

追问,正是抽丝剥茧发现真问题的过程,老师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避开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做出真正给孩子带来帮助的教育教学决策。追问,也正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老师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了解孩子,读懂孩子,使自己变得更专业。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正方反方观点
有力的反驳
Goos–H¨anchen-like shift related to spin and valley polarization in ferromagnetic silicene∗
寻找缺失的一角
辩论会的启发
观点
减肥秘方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