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情境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

2019-04-01 09:23卢成福
新教师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学科品德多媒体技术

卢成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品德与社会課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并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教师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与图片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效性。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此门学科的重要性。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正产生巨大变化,很小的事件也可能影响其思想道德观念,此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并详细讲解课文,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其次,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很多案例虽然经典但缺乏创意,对人生哲理的阐述也比较平铺直叙。同时,在授课期间,部分教师也没有掌握准确的讲课方法,以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人生道理。最后,虽然教学改革中强调应将学生看作学习主体,但实际教学中并非一蹴而就,部分教师依然无法改变自身的角色,导致师生间存在较多的沟通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言语比较匮乏,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以致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二、多媒体情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感知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具备良好和正确的感知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成绩,提高学习能力。对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可靠的教学环境,通过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形式为学生展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直观化抽象难懂的事物,将与学生距离遥远的事物展现在其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实体会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比如,在讲解《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一课时,教师可在课上播放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运转的电影片段,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真实感受欧洲工业革命的开篇,更深刻地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历史,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实际影响,从而真正热爱科学技术,增强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留心周边的生活,要求学生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与记录工作,细心观察科技为生活带来的细微变化,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增强学习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情感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不但需要为学生灌输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还应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产生更多的热情与动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生动形象的事物,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愉悦的情绪,产生激励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一课时,教师可带着摄像机等设备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让其亲身体验社区的美好;还可请部分学生作为小记者出镜,向大家描述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摄影的录像,请相关学生上台介绍:“这是我生活的社区,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有似绿毯的草地,还有小鱼塘与小桥,我们小孩子可以在草地上打滚,这里是孩子们生活的乐园,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每天都心情愉悦。这里有有正义感的爷爷,热心助人的奶奶,还有认真负责的保安叔叔,这里景色美,人更美。”影像搭配语言的介绍,为其他学生展现了美丽的画面,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达欲望。他们有的说:“我们社区的凉亭长满了爬山虎,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绿色的伞,很美丽!”也有的说:“我们的邻居热情又热心,他们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清除小区里的小广告。”这样学生便跟随视频与讲解了解了每一个社区,发现了它们的美好。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之了解真实的社会,更加热爱生活。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行动

品德与社会学科主要帮助学生通过深刻理解书本中学习的知识来指导行动,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品德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师生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厦门机场附近三名小学生被骗遇害的案例,让学生在阅读和观看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但这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可相机提问:这三个小学生的做法正确吗?此时学生会思考认为小学生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走。教师可以深入引导学生:这三个小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对陌生人没有警惕性,以致他们在遇害时丧失了逃脱的机会;如果他们大声呼救,可能就会引起路人的注意,这样悲剧也不会发生了。师生对此事件进行了交流,能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了解更多的自保知识;而此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遇到伤害时应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通过多媒体手段良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助力学生能力发展

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活动主题、内容与材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身观点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应利用自身的经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妞妞的困惑》一课时,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制作调查表,指导学生“利用各种调查方法,了解怎样帮助农民伯伯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消灭害虫”。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讨论,并选择详细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将学生分组后选出小组长。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上台讲解自己寻找到的方法。比如,第一小组的学生将搜集的灭虫方法制作为幻灯片,向同学展示溺水式杀虫及太阳能杀虫等方法,并展示了杀虫的相关图片,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第二组学生介绍了当前先进的生态杀虫方法,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并讲解了当前的成功案例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自主上网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组成小组进行研究,这样不仅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能使学生真正深入生活了解知识,增强了其学习自信心。

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中,多媒体技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在教学期间引入多媒体技术更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准确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猜你喜欢
社会学科品德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美国的社会学科教学实践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如何实现开放性学习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