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之我见

2019-03-31 19:28戴骥
求知导刊 2019年50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农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是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91-02

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为了农村的每所学校都能享有现代化的数字教学资源,让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也是教研部门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全面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解决教育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训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培训。

1.专业提升培训

积极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专业提升培训。教育部2016年启动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积极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项目高端研修活动,通过集中研修、岗位研修、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开阔教师的眼界,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一是对乡村教师进行基本素养培训。按照国家、省厅要求,对农村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全员培训;精心设计课程,做好《教师职业生涯》《核心素养下的听评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精准收集与有效应用》《做幸福教师——教师情绪管理》等专题讲座,打开教师的眼界,拓宽视野,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围绕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课堂教学方式优化,作业和评价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等理念开展培训,使教师对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进行乡村教师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目前,农村学校基本实现班班通,每个教室也都有了多媒体设备,还能上网,设备和资源已经具备,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很少使用方便快捷的现代化设备。所以,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他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借以促进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校本研修培训

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农村教师教学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如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学科理论与实践等,因地制宜地进行校本培训。对教师集中进行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聘请专家做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融合的专题讲座;也可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级别和内容的培训,由专业教师现场讲解,学习者面对面进行操作,通过素材搜集、表格制作、图片处理技巧、课件制作方法、运用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等资源整合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提高乡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数字校园设备的优势,积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的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

1.提升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教师培训等形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灵活的方法,有效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层应用,积极推动形成“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的新局面,带动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能力的提升。

2.推动互联互通,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被快捷、便利地运用到农村课堂教学中。实施“城乡教师牵手”计划,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和教育博客等,实现城乡教师结对帮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跨校集体备课、教研专题研讨、视频课堂互动观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开展“名师课堂”建设工作。“名师课堂”以名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同时调动各级骨干教师参与“名师课堂”建设,实现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分层推进、整体提高。按照乡村学校需求,以菜单式的方式为农村学校送课程、送培训、送资源,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安排学科研训员有计划地组织名师、骨干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等方式,帮助农村教师准确把握并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让乡村教师和学生同享优质资源。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技能提升活动,以竞赛促提高

一是积极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看“优课”、学“优课”活动,认真学习借鉴部级和省级“优课”成果。在教研活动中,将“优课”观摩作为重要内容,将“优课”中的优秀案例纳入本地区教师培训资源,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参与依托国家平台开展的“优课”教研在线会客室等项目,同时围绕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等主题开展相关活动。

二是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等比赛,通过参加大赛,鼓励教师学习探索,进行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三是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身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教学之路任重道远。农村教师要想干好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练就过硬的本领,提升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教师不仅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运用等各类教育培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把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还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思考,把理论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提高专业素养,在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并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工作岗位中增长才干[1]。马克思提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观点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就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马克思指明了在实践中学习、在总结中学习的重要性。

结 语

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训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学习和指导力度,坚持教师通识培训与学科专业培训两条腿走路、共同发力的策略,设计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时效性,按需培训,达到全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飞雪,王莉.乡村教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 [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04):53-55.

作者简介:戴骥(1973.6—),男,遼宁营口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