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议婚习俗方言词语释例

2019-03-30 03:44李秀红
好日子(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周口

【摘 要】本文选取最具代表特色议婚习俗方面的方言词语,侧重于从民俗文化的角度,采取共时的语言事实描写与历时的探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周口方言地区特有的民情风俗、历史特征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方言词汇中文化内涵的考察,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概括周口方言词汇的形成及其特点。

【关键词】周口;议婚习俗;方言词语

婚姻是过去老百姓家里的三大喜事之一,婚俗从最早的野蛮婚姻到后来的文明婚姻,是人生之大礼,素有“小登科"之称。中国的礼俗都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文化的流变与积淀中形成的,因此,有关婚姻的礼俗自然也就备受关注。在周代就开始确立了嫁娶程序的“六礼”(见于《仪礼·士婚礼》):纳彩(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商议婚期)、亲迎(新郎迎娶)。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基本上还是沿袭着古代的路子。周口方言中有许多关于嫁娶的词语,本文选取议婚习俗中的方言词语进行释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周口过去及现在的婚姻方式和状况等。

一、说媒

说媒即六礼所说的“纳采”,即择配、提亲的意思。《辞海》对媒妁的解释是:介绍婚姻的人。旧时因为封建礼教的原因,男女结合必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淮南子·缪称训》中记载“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其实我国早在周代就有官媒了。《周礼·地官》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为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人子者书之。”《礼记·曲礼》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诗经·齐风·南山》也记载了媒人的作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之如何?匪媒不可”。《孟子·滕文公下》更提出:“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29]。

现在周口的媒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专业的,为了得些谐媒礼。大多由能说会道的中老年妇女充当,平时串东家,走西家,为适龄男女牵线搭桥,也从中得到一定的媒礼。还有一种是非专业的,这种媒人一般人缘较好且是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他们对男女双方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愿意为他们说媒牵线、成人之美。周口还有句俗话叫“媒人管成不管散”,讲的是媒人只管说和两家缔结婚约,但是如果两家要解除婚约就不能再找媒人了,一般要自己协商解决。

针对男女双方,这做媒的叫法也有区别:男方 叫“说媳妇”,女方叫“说婆家”,故第一步是“说”。

二、打听

媒人受甲方的委托,到乙方家去“提亲”,如果乙方对甲方比较熟悉,又感觉合适,就会挑选个日子“见面”。不熟悉的话,“提亲”后,乙方就要想一切办法去打探甲方的情况,俗称“打听”,不仅要打听男孩或女孩本人的情况,还要打听他们父母的情况,人们看重的是当事人及他们父母的人品。

媒人提亲之后,男女双方的父母都会向与自己关系不错又了解对方情况的人打听其情况,俗称“打听”。女方打听男方的主要有男方家庭的经济情况、男方的脾气、能力、疾病、父母的为人处事等。男方对女方的打听主要侧重在女子的相貌、品行以及父母的为人处事、人品。周口流传着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俗话,如果打听到了谁,除非两家有矛盾、恩怨,一般不会说其坏话,人们只能说好话,不能“扒豁子”(说不好的话)。乙方打听清楚后,感觉合适,就会同意“见面”,双方进行“相亲”。

三、见面/相亲

据史料记载,相亲习俗肇始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娶妇》曰:“若相媳妇,即男子新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钗子插冠中,谓之插钗子;或不入意,即留一两端彩段,与之压惊,则此亲不谐矣。”

周口方言中的“相”说的是男女双方及家长见面的过程。相从不同的角度又有不同的称呼,主要包括:一是女方的父母以及亲戚询问、考察男方,叫“相女婿”;二是男方的母亲以及亲戚询问、考察女方,叫“相媳妇”;三是男女双方互相考察。在见面时这三种“相”会同时完成。具体来说,双方在打听清楚后,如果认为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就会安排见面。见面主要是女方对男方情况的一次实际考察。考察包括查看其家产和相亲两项内容。看家产,由媒人带女方家长于约定时间到男家去相看,主要看看女儿将来的家境是否如意,核实一下媒人的话是否可靠,并相看姑爷的品貌如何。

周口的见面又“见小面”和“见大面”之分。见大面比较正式,见面的地点一般在女方家,在媒人的带领下,男方由妈妈、婶子或者大娘陪同前去。去时会带有一些点心、糖果和其他的礼品,(礼物的多少因家庭经济状况而标准不一)。还要给女方“见面礼”,见面礼的多少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是这第一次相见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欢而散,比如家庭情况与媒人所说的不太相符,两个孩子脾气性情和不来等等。见大面不仅损害邻里之间的和气,也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见大面之前又多了一个程序“见小面”。见小面远远没有见大面正式、隆重,一般不会安排双方家长见面,只让两个年轻人约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远远地看一看,或者进行短暂的交谈。如果双方都满意,相谈甚欢就再安排见大面的事宜。

现在由于受到恋爱自由观念的影响,很多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对彼此的家庭、人品等情况已经了解的比较透彻,因而在时机合适时只要找个媒人去说媒便可,省去了打听和见小面的繁琐程序。

四、定亲

定亲,俗称“换帖”,老派做法是男方带着酒,猪肉,白糖,红鱼(俗称“四色礼”)去女方家,女方则好好招待一番,吃饭时,要有一个在当地有声望的人相陪,否则就被认为瞧不起人。男方应主动送女孩一定数量的钱,给女孩本人及女孩的妈妈,姑姑,嫂子买衣服。除此之外,男方还要带着女方家索要的东西。“定亲”后,双方的关系才算正式确定下来。定好后反悔的,俗称“不愿意”,即结束这门亲事。“不愿意”的另一个叫法是“算帐”,即双方通过媒人,把各自为对方花的钱结算清楚,花了人家的就要悉數退还。如是男方先提出不同意的,他馈赠女方的钱财、衣物等,女方一概不退,如是女方先提出的,女方会把所有的钱悉数退给男方,财物则折价退还。

五、看日子/看八字儿

《仪礼·士婚礼》中关于请期的记载是:“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徵礼。” 郑玄也作了相应的注释:“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周口所说的“看日子、看八字”也就是郑玄说的“卜之”。“所谓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谓之四柱。每柱各占天干、地支各一字,共八个字。”在具体实施中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主要是请阴阳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看结婚的具体日期,周口也叫看八字儿、看好。两人到一定年龄后,如果两家有结亲的意思,男家就根据男女双方属相生辰就开始“看八字”,看两人是否“犯相”,然后定出迎娶吉日,通知女方。当地人认为,有的人生辰和属相相犯,会给自己和活着亲人带来不幸。生辰与属相犯冲的歌谣是:“正鼠二蛇三月里猴,四兔五猪六月里狗,七羊八马九月里牛,十月里老虎蹲出头,十一月里惊鸡叫,十二月里老龙不抬头”。属相不合的歌谣有“龙虎如刀斩,白马拍青年,鸡狗两不合,鼠羊不长久,猪猴泪长流,龙蛇不到头;白马犯青年,鸡猴不到头”等等。当地还有大利月、小利月“看好”歌。大利月: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合猴,三九蛇与猪,四十龙河狗,牛羊五十一,鼠马六腊求,小利月:鼠马氏正七,龙狗五十一,蛇猪惟二八,牛羊在四十,三九是猴虎,六腊为卯酉。农村大都依据这些顺口溜来确定生辰、属相是否相克。男方一般会看两个日期供女方挑选。因而女方还要再投一次“好”,也就是再请人看一次,才算定准迎娶吉日。迎娶期确定之后,女家就忙着准备嫁妆,男家忙着做收拾房子、买床等等。

六、下帖

下帖,俗称“要媳妇”,即求婚并确定结婚的日子。男方带着礼物去女方家讨要女孩的生辰八字,即求婚。中午,女方招待男方时,要有十人相陪。本地习惯秋天办婚礼,所以,男方求婚的借口往往是,快农忙了,家里人手不够,希望农忙时家里多个帮手。女方家答应的话,就会交出女孩的生辰八字,女方家对结婚有什么要求,要多少财物,这时也会一起提出。不同意的话,女方就不会交出生辰八字,拒绝的借口一般是:年龄小,还想再领两年。男方家要到女孩的生辰八字后,就与男孩的生辰八字“合年命”,即请人算命,看在哪天结婚适宜,俗称“看好”,最后根据算的结果定下结婚的日子。男家用红帖标明喜期,再送往女家,称为“过帖”。到此为止,议婚阶段是基本结束,只等着正式的迎娶了。

本文选取最具代表特色议婚习俗方面的方言词语,侧重于从民俗文化的角度,采取共时的语言事实描写与历时的探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周口方言地区特有的民情风俗、历史特征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方言词汇中文化内涵的考察,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概括周口方言词汇的形成及其特点。

作者简介:

李秀红(1973-),女,河南沈丘人,语言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劃项目“周口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2016G04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周口
记忆老酒
家在周口
高晨作品选
邓艺杰、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周口关帝庙建筑装饰艺术剖析
周口关帝庙中的佛道文化研究
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建筑风格和建筑功能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周口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可行性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周口内河综合航运体系建设研究
周口市经营性体育场馆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