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丹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人。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度过的,我对白山黑水很有感情,那里却不是故乡。在我上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时,随父母一起回到了他们心中的故乡,也是我的出生地——河南周口。
三十多年前的周口,于我而言,是疏离的。对“周口”这两个字,我像很多外地人一样,更多的熟悉反而是来自历史课本上讲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这个叫周口的城市,那时还是周口地区,虽是故乡,我却有初来乍到的陌生。
在我上初三时,遇到一个同学,他和我一样,也是因为父亲从部队转业,从另外一个城市回到周口。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大城市回到小城,自是有更多的不适应。因为座位相邻,我们之间说话自然多一些,记忆最深的话题就是对这座城市的感受。我说:“真想不到,这里只有一个商场。”他说:“那么小,是公园吗?”我说:“这里大街上怎么这么多卖甘蔗的?”他说:“还可以满大街地随意扔甘蔗皮。”我说:“坐火车还得在漯河转车。”他说:“公共汽车也没有。”说起来到周口的历程,他笑起来:“我不想回来,这里没有博物馆,没有故宫,我爸为了骗我回来,说这里有个凤凰台,和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一样的。我回来一看,就是一个小市场。”我也不禁微笑,这个凤凰台市场在当时还算得上是周口的标志性建筑,入口处是一座两层高的门楼,采用了仿古式建筑风格。
说来有意思,我上大学时,这个爱和我说话的男同学又去了他心爱的北京当兵。可能因为我们相遇的交集点是周口吧,在通信中,我们话题的交集点还是周口,只不过已经开始融入了对周口更多的了解。我会和他说起自己读到《诗经·陈风》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读到孔子陈蔡绝粮弦歌不辍,终于知道古地名“陈国”的都城“宛丘”就是周口的淮阳,“弦歌台”是对孔子三次来陈讲学的纪念。当书中的地名与自己的故乡联结在一起时,突然觉得这个被湖水环抱的地方那么有文化。他会和我说假期回到周口,和朋友一起到“彼泽之陂”,感觉湖中的荷花有了不一样的美,还吃到了一道特色菜:传说中孔子吃過的蒲根——后来被称作“圣人菜”。
陈风拂过湖水,也拂过出现在夜空的月儿。明净的月光下,更多出几分想念和守望。后来,无数次一起举头望月的我们俩成了一家人,我们的小家就安置在让我们相遇的周口,也是我们的父辈心心念念要叶落归根的故乡。那时,他不仅仅因为是家中的独子而选择留在父母身旁,也因为他与我很多的共同记忆都在周口,更因为我们的情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开始扎根。再后来,我们的女儿出生在周口,成长在周口,大学毕业又回到周口。毫无疑问,在女儿的心里,周口就是她最最熟悉的故乡。
周口也早就变了样子,尤其是这几年,说日新月异一点也不夸张。就在我们居住的老城区周围,自己那么熟悉的地方,还是可以看到不断变换的风景:今天路边又多了一个小游园、微景观,明天那里又多了一个书吧、市民驿站。周口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城市范儿,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推开窗子就是满眼绿色,出门就是街角游园,越来越多的花草树木围绕在我的身边,这对喜欢植物的我而言,真的多出许多幸福感。晚上我俩在街边散步,我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将手机的镜头对着新发现的一棵正在开花的树,或是一片正在盛开的小花。入眼入心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可以歇脚的每一个小亭、每一张座椅,这些细微汇聚成的巨大变化总能不断地带给我惊喜,真是养眼又养心。
有一天散步时,我和爱人边走边聊。想起多年前刚到周口时的话题,我感慨,现在周口真干净。他感叹,是啊,这些年周口的变化真大。我说,现在周口有高速、高铁加航运,还有在建的机场,到哪儿都方便了。他说,不只有高楼、商场,还有24 小时开放的智慧图书馆,周口更有文化气息了。我说,我最高兴的是公园多起来了,还有植物园、动物园、绿色基地,每个季节都有可看的花……我们俩一起,见证了、也见证着周口的精彩蝶变。
现在,我们在新区买了新居,就在周口的母亲河——沙颍河畔。如今的沙颍河两岸变成了景观带,在我心里,莫若说是变成了大花园。这里有大片大片金黄耀眼的金鸡菊,紫云浸染的马鞭草,粉嫩可人的粉黛乱子草,明亮忘忧的萱草花,五彩斑斓的波斯菊……不用出周口,甚至不用走远,就可以看到许多自己想看的花儿。小区里也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这样的环境,就像住在花园里,走出小花园,还有大花园。
新居离周口市博物馆不远,可以时常去感受一下文物里的周口。我最喜欢站在其中一展厅一巨幅老子画像前,看他在一团紫气中骑着青牛款款而来,苍髯飘飘,衣衫飘飘。我对他的亲切感,来源于父亲书架上各种版本的《道德经》。从十几岁开始,我也自然而然地翻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这位诞生在周口鹿邑太清宫的先哲,赋予了周口大地更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让更多的周口人去热爱他的著作。还记得我女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里,同时装着学校留的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品味经典,还列了几个备选书目。我知道她一定会选《道德经》,结果也的确如此。毕竟,她的血脉中流淌着一种文化传承,这种传承在无形之中替她做出了选择。老子让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故乡。
找到精神故乡的我,也终于在心灵深处找到并认定了自己的故乡——这个叫周口的城市,终于在我心里变得熟悉而亲切、认同而热爱。我,我们,我们的孩子,都在这个城市里扎下根来,深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