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淦
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与推行,课程目标从“三维”到“核心素养”的转变。课堂目标导向的升级需要有多样的视角。本文以《世界是普遍联系》一框教学为例,就此谈谈体会与认识。
一、长知识见闻,强化理论底蕴
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课堂教学实践中似乎有一种误区:教学要以能力与素养为导向,而淡化知识目标。这种认识扭曲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关系。“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格言对我们今天的素养课堂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1.强化理论底蕴
思想政治课堂的政治性必然要求素养课堂要理直气壮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主旋律,强化理论底蕴,使之在青年学生心理生根发芽,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正如习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所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2.增长知识见闻
素养课堂要避免过去思政课简单灌输、空洞说教的旧习,“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而转变的关键是实现思政课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性与要求。在活动型课程的开展中,活动方式无论是通过情境设置引诱思维活动的方式,还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如社会调查等等,都需要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关注国家与社会的重大时政热点,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增加社会阅历,增长知识见闻。
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一框时,笔者播放一段当今世界经济现状的视频导入,设计当今世界经济现状下的不同方案与作为的议题,以最为代表性的“共同命运”理念与“美国优先”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
(1)举例两种不同理念、方案下具体举措与作为
(2)以(1)的具体举例进一步分析给自身与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1)设问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时政知识储备,在学生纷纷举例“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退出巴黎协议、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华为事件等案例,笔者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要注意时政知识的积累,提升时政知识素养,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个案的、表层的时政事件,通过(2)问综合分析个案事件背后所呈现的知识逻辑的支撑,从而学生领悟世界的联系性,联系客观性等知识,从而实现理论素养的达成。
素养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理论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还要关注培养学生形成学科必备思维方法、能力及价值目标。因此,素养课堂还需要:
二、拓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思维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素养课堂必须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努力培养学生全球的战略思维。笔者在上述第(2)设问中以中美贸易争端的一种声音—中美脱钩论为子辩题,分组进行了简短而有效的辩论,通过双方立论、攻辩、自由辩论、结辩等环节,在相互发问、追问、逼问中观点相互交流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全球化背景脱钩、封闭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不可行的。通过(2)问子辩论中,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再认再次,而且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全球的战略思维及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
三、育国情眼光,厚植家国情怀
素养课堂不仅要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思维,而且也要培育学生的国情眼光,分析中国独特的国情,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厚植家国情怀,这是科学精神素养的应有之义。笔者围绕议题,提出了第(3)问:“美国优先”方案从实施至今,毕竟给美国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有一些國家如:巴西、英国也步其后尘,中国能不能也实行“中国优先”方案,为什么?在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去分析、阐述问题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不仅分析外部条件、世界环境外,更要分析事物的内部条件,把着眼点放在“共同命运”理念背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社会主义的决定因素,从对“共同命运”理念的认同通过不同国情对比、比较中上升到国情视野培育及由此而延伸出对自己的道路、制度的自信与热爱。
四、通历史经纬,担当复兴使命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素养课堂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承担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责任,就要培养学生历史的视野,通晓历史经纬,自觉担当历史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笔者围绕议题,提出最后一问:(4) 对于“共同命运”理念,回望昨天,立足今天,请大家展望与畅想明天,我们有何作为,该如何作为?通过以上的分析,有些学生很自然以为“共同命运”理念、合作共赢前景美好、“一片光明”等,笔者播放适时 “美国打压华为”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领会与感悟到:“共同命运”理念虽然合乎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但是两种理念、方案会长期斗争,特别是美国以超级大国的实力为依托,不遗余力推行“美国优先”的方案,阻挠“共同命运”理念的践行。在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的同时,也激发起了强烈的责任和担当的意识,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之中。
素养课堂是新事物,需要时刻提醒教师把握课程的目标及任务,以及落实到素养课堂的任务达成所必需的视野。知识素养、理论底蕴是思政素养课堂守正的底色;国际视野、国情眼光、历史视野则是思政素养课堂创新的助推器。多样视野,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堂的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堂的张力、活力与感染力。